2018年中期“大考”臨近,1000多家上市公司提前“熱身”,披露業績預告。其中,近七成公司報喜。
數據統計,截至6月18日,滬深兩市共112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8年中期業績預告。其中,業績預警類型為預增、續盈、略增、扭虧的公司合計777家,占比達69.18%。具體而言,略增、預增、續盈、扭虧對應的公司數量分別為335家、229家、170家及44家。
中證報報道,梳理發現,預增型公司和扭虧型公司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有五類:一是銷售收入大幅增加,如濮耐股份(002225)、北方華創(002371);二是主營產品價格上漲,如華昌化工(002274)、興業礦業(000426);三是公司處置資產或股權轉讓,如中捷資源(002021)、三特索道(002159);四是收回應收款項,轉回往年計提的壞賬準備金,如*ST成城(600247)、德豪潤達(002005);五是其他,如剝離虧損業務、優化資產結構、合并報表、新業務拓展順利等。
其中,有112家公司預計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在50%以上,72家預計凈利潤同比增幅超過一倍,卓翼科技(002369)、海普瑞(002399)、華東重機(002685)同比增幅超過10倍,分別為1831.89%、1376.49%及1310%,北訊集團(002359)、亞瑪頓(002623)、美年健康(002044)、寧波東力(002164)、達華智能(002512)、中京電子(002579)、*ST天化(000912)同比增幅介于5倍至10倍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