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6月以來,生態環境部先后發布了《關于加強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和《2018-2019年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方案》。不光今年以來有關環境的利好消息頻出,環保板塊也成為了資本市場重點關注對象之一。
利好消息不斷
《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發現,去年環保行業業績較為出色,整體凈利潤同比增長僅34%;環保板塊方面,上市公司去年年度業績預報顯示,超七成公司盈利,但估值處于歷史低位。而今年一季度,環保板塊營收同比增長27.38%。
環保板塊和主題基金近年來的漲幅還處在震蕩形勢。Wind數據顯示,中證環保指數從2017年12月29日的1739.44跌至2018年6月14日的1426.28,跌幅達18%,對比中證500指數,同期中證500指數下跌9.7%。55只環保主題基金(份額分開計算)今年以來均出現了不同程度虧損。
不過近一個月來,受利好消息影響,博時、長盛等環保主題基金出現小幅增長,由此來看,環保基金接下來或將迎來發展良機。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環保板塊經歷前期大幅度下跌后,建議重點關注估值修復行情。
公開信息顯示,中證環保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璞泰來(603659)、金風科技(002202)、國電南瑞(600406)、偉星新材(002372)、杉杉股份(600884)、偉明環保(603568)、華燦光電(300323)、鵬鷂環保(300664)、日月股份(603218)、科達利(002850)。經記者計算得出,上述十大權重股總流通市值近160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白馬股貴州茅臺(600519)流通市值就達到了9800億元,可以看出環保板塊目前主要以中小盤股為主。
基金布局環保板塊的最佳時機是否來臨?
滬上某大型公募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由于環保板塊主要以中小盤股票為主,當前市場資金還是會青睞有業績的大盤股,而相關主題基金去年也出現過短期不錯的業績表現,相信今年也會有不錯的表現。
著名對沖基金經理韓瑋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面,從環保利好消息發布到上市公司實現利潤增長本身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另一方面,前期環保行業中不少股票存在泡沫成份,一直不漲是以時間來消化泡沫的過程。隨著基本面的逐步扎實,基金布局的良機愈發清晰。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環保板塊在年年有利好時出現漲不上去的行情,主要因為環保企業的業績始終釋放不出來。對企業來說,投資環保往往是一種被動的行為,并不是創造企業利潤的這個行為,而是為了應付檢查或者是達標來進行環保的處理。
楊德龍認為,主要還是區分不同公司來觀察。該公司是否屬于行業的龍頭股,有無有技術上的優勢,未來有沒有希望施工圖業績。雙頭業績的企業的最終才能有投資的價值。
渤海證券表示,目前環保板塊整體估值已低于歷史中值水平,把握業績主線,從三條路徑優選高景氣細分領域的龍頭股:一是把握非電大氣治理和VOCs治理領域相關龍頭個股的投資機會;二是看好河長制全面推行下需求有望加速釋放的黑臭水體治理領域,建議關注產業鏈布局完善、資源整合能力強的企業;三是建議關注處理能力嚴重不足、監管執法趨嚴、需求有望加速釋放的危廢處置領域,優選具備資源、項目經驗以及技術優勢的細分龍頭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