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團遞交申請發行CDR,其生態鏈構成引發市場關注。梳理發現,小米創始人雷軍直接或間接投資了14家新三板企業,其中2家已摘牌。這些企業在小米生態圈中扮演重要角色。不過,部分企業面臨單一客戶依賴等發展瓶頸。
投資多家掛牌企業
除小米創始人外,雷軍的另一重身份是天使投資人。愛奇藝、用大眾點評、ofo等含有這位投資人的手筆。在2010年創辦小米之前,雷軍通過投資卓越網、拉卡拉、歡聚時代等標的收獲頗豐。隨后,成立了順為創投、順為資本兩大投資平臺。
2010年4月,雷軍創辦小米,2013年底小米開啟生態鏈計劃,并定下“五年內投資100家生態鏈企業”的目標。雷軍旗下多個資本平臺通過多元化投資構建產業鏈。2014年-2016年,小米的投資節奏加快,并為此后的物聯網、大連接發展打下了基礎。
根據小米披露的CDR招股書,大部分生態鏈企業采取“只參股不控股”方式。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在新三板市場,雷軍直接或間接投資了14家掛牌企業,主要涉及硬件、互聯網服務、游戲、影視、出行、企業服務等領域,投資持股比例方面同樣均未控股。這些企業成為小米生態鏈的重要環節。其中,對動力未來、比科斯、尚航科技三家企業的持股在20%以上,對其余公司的持股均在20%甚至10%以下。有的企業初始投資占股比較高,隨著后期引入其他投資人,持有的股份逐漸下降。
安信證券新三板研究中心負責人諸海濱認為,小米投資的這些新三板公司各具特色。小米的生態系統主要關注新技術、新業態,而新三板市場定位培育新經濟,兩者較為契合。
2010年8月,雷軍出資200萬元,占股57.15%,與蘭滿桔等創立尚航科技。尚航科技主營IDC基礎服務、增值服務、云服務和VPN服務。2016年3月,尚航科技掛牌新三板。目前雷軍持有其22.04%股份,為第二大股東。
2013年12月,小米科技成立金星投資。金星投資先后投資了6家新三板企業。
以動力未來為例,公司從事智能家居產品的研發、設計、制造與銷售。根據公司2017年年報,金星投資持有16.15%股份,位列第二大股東;蘇州順為持有12.12%股份,位列第三大股東。
比科斯旗下產品包括手機殼(套)、光學薄膜以及藍牙耳機等。公司2017年年報顯示,順為創投持有公司14.75%股份,位列第二大股東;金星投資持股9.83%,位列第四大股東。
2010年7月,雷軍直接出資20萬元投資了和創科技。該企業主要提供基于SaaS和云模式的移動營銷管理服務。2015年11月,和創科技掛牌新三板。目前,雷軍持有該公司136萬股,持股比例近1.3%,位列第16大股東。
魔秀科技是國內最大的第三方手機桌面系統服務供應商之一,從事手機桌面系統軟件開發、運營和數據營銷等業務。2017年,魔秀科技實現營業收入8354萬元,同比增長5.99%,凈利潤為1791萬元,同比下滑0.85%,凈利潤率為21.45%。
2015年,雷軍作為金山軟件(港股03888)實控人間接投資了魔秀科技。金山軟件旗下金山安全持有魔秀科技48.51%股份,為魔秀科技單一最大股東;金山安全協議控制的北京獵豹持有3.07%股份。
2018年3月15日,魔秀科技公告實際控制人變更,原實際控制人金山軟件為了激勵傅盛等獵豹移動管理層勤勉盡責,將其持有的獵豹移動38%的表決權委托予傅盛行使,傅盛持有的獵豹移動表決權從6%上升為44%,傅盛取得獵豹移動控制權。傅盛作為獵豹移動的實際控制人,通過獵豹移動間接控制魔秀科技51.58%的表決權,成為魔秀科技實際控制人。
此外,雷軍擔任執行董事的金山數娛持有游戲公司心游科技4.99%股權;金星投資了海潤影業3.29%股權;金星投資與蘇州順為合計投資車載導航地圖提供商凱立德6.08%股權;金星投資參股的蘇州優格互聯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參投海爾集團旗下的游戲硬件與服務提供商雷神科技,目前優格互聯持有雷神科技0.94%股份;雷軍等40多位企業家發起設立的北京中關村競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了維珍創意1.02%股權;雷軍通過迅雷網絡間接投資帝恩思14.25%和越川網絡9.3%股權。
構建生態系統
小米通過投資與合作伙伴形成戰略合作關系,并在小米生態系統中形成協同效應。
CDR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小米投資或孵化了超過210家公司。其中,超過90家專注于發展智能硬件及生活消費產品以加強其生態系統。根據艾瑞咨詢基于2017年及2018年一季度出貨量的統計情況,全球第一的移動電源、空氣凈化器和平衡車公司及中國境內第一的智能穿戴設備公司均是小米投資的公司。小米由此實現了連接超過1億臺智能設備,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消費級IoT平臺。按連接數量計算,2017年小米的消費級IoT硬件全球市場份額為1.7%,超過了蘋果和亞馬遜。
華米科技從事智能穿戴設備業務,2018年2月已在紐交所上市。華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黃汪撰文表示:“作為最早加入小米生態鏈的公司之一,華米一路享受了小米高速發展的紅利,直至奪取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份額的桂冠。華米的階段性成功,是小米生態鏈模式的成功。”
一位創投基金合伙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對于初創企業而言,靠自主品牌去獲得市場認可通常比較漫長,也比較艱難。加入小米生態鏈,可以借助小米的品牌和渠道,縮短市場培育期。”
掛牌企業比科斯主要從事移動智能終端光學膜等配件的研發與生產。2017年,小米通訊占比科斯銷售額將近四分之一,為第一大客戶。不過,近年來人工費用及其他生產要素成本持續上升,公司銷售毛利持續受壓,近三年均為虧損。2017年,比科斯實現營業收入1.82億元,同比下滑8.43%。其中,對小米系公司銷售額共計4599.73萬元;歸屬于掛牌公司扣非凈利潤虧損6142.07萬元,虧損增加152.37%。
2015年5月,比科斯與順為創投、金米投資共同成立了控股子公司秀美時尚。秀美時尚初始產品為智能移動終端配件。為應對經營業績下滑的風險,2017年公司強化與關聯公司小米科技的合作,設計及研發生活類產品,包括簽字筆、雨傘及智能跑鞋、保溫杯、餐廚產品等。秀美時尚設計團隊針對目標消費群體的需求,結合最新的科技趨勢研發創新產品,生產則外包給專業制造商。公司主導產品品質管控,由小米或公司自有渠道進行銷售,包括小米科技有限公司的網絡銷售平臺和實體體驗店等。
2017年,公司生活類產品銷售收入約5272萬元,占總體銷售收入的28.86%。預計未來來自于生活類產品的銷售收入及銷售毛利將持續上升,成為公司業績主要增長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