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一年多的冷凍期后,5月份,北京的新房和二手房市場成交量呈現明顯的升溫現象,但房價暫時處于相對穩定狀態。
5月新房成交環比增逾9成
據我愛我家集團市場研究院統計,截止到2018年5月31日,5月北京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共網簽3248套,環比4月增加92.53%,同比去年同期增加11.65%,處于今年前5個月以來網簽量最高位。回看過去一年交易量,僅次于去年12月份的表現,顯示出穩中有升的態勢。如果包含保障房,5月共網簽4636套。
5月北京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的成交均價是43942元/平方米,環比下降2.15%,同比上漲4.59%,整體上近一年房價保持在一個比較平穩的價位內,這也進一步驗證了中央穩定房價的決心與效果。
結合今年前5個月的成交數據,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院長胡景暉分析指出,當前北京新房交易有以下幾個趨勢。
第一,階段性集中出貨,房價短期內相對穩定。在穩價增供的政策指引下,過去一年北京房市的交易價格相對穩定,成交均價基本穩定在4萬元每平方米左右,并無較大浮動。在新增供應方面,配合市場需求,呈現出波段供應的特征。
第二,新房交易量趨向于穩中有升。在房價相對穩定的形勢下,下半年新房交易的走向會延續當前的趨勢,整體上緩慢上升,不排除短期內可能會有一些未知因素導致的波動。
第三,中小戶型、中低價位的遠郊房仍然會是未來幾年主流交易房型。5月的別墅、共有產權房和公寓成交占比較小,將近80%的網簽是普通住宅交易。可見較低價位的中小戶型對于工薪階層首次置業和年輕家庭仍然有極大吸引力。不過,由于去年國家加大了對共有產權用地的供應,未來共有產權房還會批量推出。
第四,長期來看,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深入,共有產權房、二手房及租賃將會是房市的發展趨勢,會大大分流新房的供給壓力,驅使供應結構走向更加合理。
二手房網簽量創本輪調控以來新高
除了新房市場迅猛回溫以外,5月,北京二手房市場也延續了春節后的回溫趨勢,二手住宅網簽量再度上漲,來到了2017年“317新政”后的單月最高。但在政策的調控下,北京的二手購房需求仍以自住為主,二手房價相對穩定。
據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統計,2018年5月,北京全市二手住宅共網簽18096套,同比2017年5月上漲67.5%,環比2018年4月增長32.3%,這是2017年3月以后的首次同環比同步上漲,創下了14個月以來的新高。
價格上,5月北京二手住宅成交均價環比4月上漲了0.6%,漲幅較4月略微擴大了0.3個百分點,但絕對幅度并不大。與去年4月的最高點相比,5月北京二手住宅價格依然累計下降了17.6%。
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院長胡景暉分析認為,剔除去年10月的國慶節影響及今年2月的春節影響之后,北京二手房交易量實際上在去年7月探底之后一直在保持著回溫趨勢,今年5月的1.8萬套則創下了去年3月高點以后的新高,加上房價的止跌回升,這說明北京二手房市場已經走出低谷,來到了一年多以來的最熱時刻。
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數據統計顯示,5月北京成交的所有二手住宅里,平均每套成交房源在成交前的被看次數為12.96次,較4月減少了1.16次。這一數據自今年1月以來逐步減少,說明今年北京二手房市場的交易節奏正在逐月加快。
胡景暉表示,去年“317新政”后,北京二手房交易節奏大幅放緩,每套成交房源在成交前的被看次數逐月增加,并在今年1月達到了一年的最高值。此后,隨著節后市場的進一步回溫,購房者在購房前的考慮時間縮短,看房次數減少,決策更加迅速,市場交易節奏明顯加快。
胡景暉分析,目前北京二手房市場的熱度是經過一年的緩慢升溫得來的,在市場升溫的情況下,對市場過熱是要積極預防的,這也是近期北京提高首套房貸款利率等措施的初衷。實際上,市場目前已經出現了單日網簽量下降、單日簽單量走低的觸頂企穩跡象,未來北京二手房市場仍然趨向于穩定。
不過,無論是交易增長還是結構變化,都沒有讓北京二手房市場重回新政之前,因為在政策的持續調控和培育下,當前北京二手房市場入市的客戶是以自住需求為主的。過去一年,北京樓市的投資投機需求被嚴厲遏制,自住需求也進入了觀望期、沉寂期。一年之后,借著連跌一年的低房價優勢,加上教育、人才、落戶等其他政策的影響,大量自住需求開始重新入市,刺激成交上漲。
在“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中央精神的指導下,未來北京的樓市政策還將持續,甚至會進一步加碼。目前市場已有觸頂趨勢,交易量在上升中趨穩、交易價格在下跌中趨穩的局面正在顯現,未來市場很可能會進入一個較為穩定的時期。(記者 王松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