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系統嚴監管態勢仍在繼續。
根據銀保監會官網信息統計,截至2018年5月31日,今年前5月銀監系統共開出罰單超過1400張,覆蓋從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到外資銀行等商業銀行及各類金融機構,違規原因包括信貸、票據、理財、信披違規,違反審慎經營,挪用資金等幾大類。此外,還有二十余張罰單涉及房貸業務。
基金君統計顯示,僅前10名的罰單合計就被罰超過了9億元,全部罰單金額至少十幾億元。
前5月銀監系統開出罰單1404張
今年以來,銀保監會以及地方銀監局(含分局)針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違規行為,已經至少開具并披露了1404張罰單(罰單統計以公布時間為準)。其中,銀保監會開具10張,地方銀監局開具472張,銀監分局開具922張。
在被處罰的銀行中,既有國有四大行,也有城商行、農商行,以及銀行業的從業者。處罰方式除了監管整改外,還包括罰款、終身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等。
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銀監會共開出1512份罰單,罰單力度空前。就數量來看,今年的處罰力度更嚴于去年。分月份來看,從今年1月到5月,銀監系統分別開具552張、366張、109張、170張、197張罰單。
基金君粗略統計發現,處罰案由最多的是信貸業務違規。作為銀行傳統業務,信貸業務是銀行違法違規的高發地帶。違反審慎經營原則在罰單中出現的頻率也很高,銀行在風險控制方面仍需加強。另外,票據業務也是銀監系統的處罰重點,在所有罰單中共出現近百次。信披及上報違規同樣是銀行違法違規的重災區,可能與監管層今年以來對銀行信披方面的重視度增加有關。
除這些常規處罰案由外,1400多張罰單中還包括“其他”類型違規行為,例如管理不盡職、存在損害客戶利益的行為、遺失金融許可證以及違規任職等各類違規案由,其中,管理不盡職占較大比例。
11張罰單金額超過千萬
值得注意的是,在1404張罰單中,有11張超過1000萬元的罰單,其中包括1張超1億元的罰單、5張超過5000萬元的罰單。上述千萬級罰單共計罰沒金額9.22億元,而單張罰款金額最高為4.62億元。
從做出處罰的時間來看,這些千萬級罰單集中在今年年初。高達4.62億元的最大罰單,由四川銀監局對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成都分行開出。
據悉,浦發銀行成都分行為掩蓋不良貸款,通過編造虛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權審批等手法,違規辦理信貸、同業、理財、信用證和保理等業務,向1493個空殼企業授信775億元,換取相關企業出資承擔浦發銀行成都分行不良貸款。
1月27日,銀監會網站披露,銀監會統籌協調相關銀監局依法查處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甘肅武威文昌路支行違規票據案件,對涉及該案的12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計罰沒2.95億元,其中案發機構郵儲銀行武威市分行被罰9050萬元。各地銀監部門也在同日披露了42張對涉案機構和人員的行政處罰單,其中就包括5張千萬級別罰單。
5月4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了對招商、浦發、興業三家銀行的處罰信息,這是銀保監會自4月8日掛牌成立后開向銀行的首批罰單。三家銀行被合計罰沒近2億元,違規行為主要涉及理財、存貸款、同業等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僅就銀行被罰金額來看,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今年被罰金額超5億元,位列被罰銀行之首。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被罰金額已上億元,在銀行被罰金額排名中位居第二。因涉及79億票據大案,林蛟河農村商業銀行被罰金額達7744.5萬元,為今年以來被罰金額排名第三的銀行。
消費金融、AMC等紛紛上黑榜
從銀監系統今年以來的處罰對象來看,除銀行機構外,金融租賃公司、消費金融以及資產管理公司等較為特殊專業性金融機構均接到了罰單,監管打擊范圍可謂360度全覆蓋不留死角。
日前,上海銀監局公布了對“2017年最賺錢的消費金融公司”中銀消費金融的行政處罰書,中銀消費被罰沒138萬元,這也是消費金融公司接到的年內首張罰單。中銀消費主要違法違規事實為2016年7月,該公司在辦理部分貸款時,存在以貸收費的行為。
《金融違法行為處罰辦法》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金融機構辦理貸款業務,不得向關系人發放擔保貸款的條件優于其他借款人同類貸款的條件。
中銀消費金融是國內首批3家消費金融公司之一。根據中銀香港公告,中銀消費金融2017年營業收入40.05億元,同比增長70.65%。凈利潤達13.75億元,同比增長157.78%。中銀消費金融超過招聯、捷信,成為2017年凈利潤最高的消費金融公司。
強監管之下,資產管理公司也未能幸免。國有資產管理公司長城資產河南分公司存在違規收購金融機構非不良資產;違規隱匿不良資產,掩蓋真實風險等違規情況。4月23日,河南銀監局披露的罰單顯示,由于上述兩項違規案由,長城資產河南分公司合計被罰80萬元。
四大AMC(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的華融資產山西省分公司則存在未經授權審批辦理業務,內部控制失效;未落實風險控制措施,導致擔保權懸空并出現風險等情況,該公司因此被罰70萬元。
常以風控嚴格自居的外資銀行此次也出現在被處罰名單中,南洋商業銀行、韓業銀行、西班牙桑坦德銀行均榜上有名。
此外,政策性銀行也出現了多起因違規被罰的現象。例如山西銀監局披露顯示,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陽曲縣支行因違規對外提供融資擔保被罰30萬元,相關責任人張明辰被禁止終身從事銀行業工作。
北京銀監局網站4月23日披露的罰單則顯示,中國進出口銀行北京分行因內控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罰50萬元,直接責任人李昌軍則因違法對外提供擔保,被取消終身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禁止終身從事銀行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