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四大AMC中的兩家——中國信達資產、中國長城資產,攜手阿里巴巴在杭州舉辦特殊資產交易會。該交易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互聯網模式,提升包含不良資產在內的特殊資產處置環節效率,探尋互聯網時代下全新特殊資產處置生態系統。
不良資產的轉讓處置一直以來都是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重要的傳統處置方式和手段之一,通過市場發掘特定的社會資源來參與化解盤活不良資產。其中,在網上處置不良資產,并非新生事物。
中國信達資產副總裁劉麗更介紹,2015年3月中國信達通過淘寶網資產處置平臺成交2筆債權資產,成為國內第一家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資產處置的資產管理公司;2016年,中國信達在全面入駐淘寶平臺過程中,注重規范資產處置操作,有機融合了線上和線下流程;2017年,中國信達聯合淘寶網閑魚拍賣推出了中國信達資產專窗,共同打造互聯網不良資產小鎮。
“通過不斷總結互聯網招商處置不良資產的經驗,中國信達發揮自身在不良資產經營領域的專業優勢,不斷加強與互聯網平臺的合作,打造了當前這一開放共融、公開活躍的不良資產經營的生態系統,至今已有一定的市場影響力和吸引力。” 劉麗更表示。
不良資產“撞上”互聯網,會帶來什么化學反應?
中國長城資產總裁周禮耀說,金融和互聯網都屬于服務業范疇,其發展的根基永遠都是實體經濟。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具有全周期運營的優勢,主要通過“三種銀行”的角色來服務實體經濟,而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優秀互聯網企業擁有先進的技術與龐大的用戶群體,金融與互聯網要融合、并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劉麗更表示,中國信達在處置不良資產過程中,著手推動金融機構的互聯網化來進行資產轉讓處置的營銷推介,最大限度地突破傳統不良資產處置時受制于信息不對稱、咨詢傳播率不高等局限,發揮其跨越時間和地理界限優勢。目前通過與淘寶這樣的互聯網平臺的合作,更是助力中國信達不良資產互聯網化升級到2.0版本,有助于實現資產處置過程的更加公開透明,并嘗試在這個過程中召集最多的參與者,實現資產價值最大化。
數據顯示,2015年3月至2018年4月期間,中國信達累計在淘寶資產處置平臺發布招商項目1685個,組織線上競價場次815次,實現項目成交533個;組織競價成交的項目起拍價總計207.37億元,成交價總計228.97億元,溢價21.6億元,溢價率10.42%,成為了淘寶平臺資產交易最活躍的資產管理公司。
中國長城資產的33個分支機構則在本次交易會上推出了近2000項資產,債權(資產)總額超過1500億元。資產廣泛分布于浙江、廣東、山東、河北等30余省、區、直轄市,資產類型涵蓋了債權、物權、股權等多種形態,有抵(質)押的資產占比達80%以上,涉及加工制造業、房地產業、批發零售業等諸多行業。據悉,中國長城資產在阿里拍賣的專區將長期開放,作為其營銷、轉讓資產的重要渠道之一。(記者 李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