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會主席梁建章近日在攜程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強調,不應當為了增加短期利潤,而犧牲客戶價值。財報顯示,其2018年第一季度凈收入67億元,同比增長11%;凈利潤11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9倍,仍然是中國最賺錢的OTA(在線旅行社)。
易觀近日發布的《中國在線度假旅游市場專題分析2018》顯示,2017年在線旅游市場交易規模達到8923.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7%,行業在線滲透率從2016年的15.8%增至16.5%。
目的地碎片化整合
攜程在公布一季度財報同時宣布線下門店已經成為攜程生態體系的重要戰略組成部分。截至5月23日,攜程旅游門店簽約總數達到1107家,攜程線下門店總交易額在第一季度同比增長約50%。為了激勵門店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攜程還宣布啟動“門店分級管理體系”,實施“門店成長計劃”。
值得一提的是,途牛第一季度的虧損收窄也得益于門店開拓。5月24日其公布業績報告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途牛非美國會計準則的凈虧損為2380萬元人民幣,與2017年同期的2.262億元人民幣相比大幅度收窄。途牛旅游網首席財務官辛怡表示,虧損進一步收窄的原因是因為銷售網絡的拓展對銷售與市場費用的下降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線旅游市場的痛點之一在于,用戶到達目的地之后的旅游產品高度碎片化,每個目的地的資源方都不是同一撥人,信息整合非常困難,同時整個地面接待的細節和流程都會影響游客出行的感知。”馬蜂窩副總裁都斌5月27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這是整個旅游行業最難做的一塊,接下來誰能做好碎片化產品的整合,將會形成一個非常好的商業壁壘。
“在線休閑旅游市場,自由行需求增長非常快。客人有碎片化預訂需求,這要求我們在目的地行程過程中提供碎片化資源。”途牛旅游網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于敦德表示。2018年初,途牛開始搭建“目的地頻道”,解構旅游元素資源,引入碎片化資源。
美團平臺市場營銷負責人舒逸平5月27日對21世紀經濟記者報道表示,美團旅行想做一站式旅行服務平臺,解決用戶在本地或異地旅行場景中各種各樣的需求包括住宿、境內度假、境外度假、交通出行、票務、保險服務。
同一天,易觀智庫資深分析師姜昕蔚對21世紀經濟記者報道表示,2017年以來OTA市場一個大的方向是做碎片化產品。“在線這個層面大家做的還是流量這件事,只是對消費者來說,是品質和服務的升級,把用戶劃分成了細分的群體。”
賦能商家
除了自營渠道的建設,2017年以來一些OTA及旅游平臺也更加重視為平臺上的商戶提供增值服務。
都斌表示,馬蜂窩目前向商家開放了平臺流量、營銷工具、運營數據、平臺接口,更深層的用戶行為數據,也將在未來逐步開放給商家。
“由于有針對用戶攻略游記內容的滲透,我們在用戶出行決策的第一個環節就已經可以捕捉出行需求。”都斌表示,大量的用戶數據經過內部大數據的加工分析,可以比較準確地判斷用戶出行的時間、意愿以及出行的人數。
無獨有偶。舒逸平透露,美團旅行平臺的定位是連接用戶連接商家,用包括數據、營銷工具、支撐性的服務項目等幫助商戶做好自己的業務。
飛豬也在近期提出了一個新概念,OTM(Online Travel Marketplace),即在線旅游市場。日前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與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成立川航阿里營銷中心。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飛豬副總裁胡臣杰表示,年輕消費者對旅游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立體化,傳統的單純比價或交易式在線旅行機構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需求,新需求需要一種新的商業模式來滿足,OTM在線旅游生態作為繼OTA、META-SEARCH(搜索比價)之后的第三代在線旅游模式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