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大的風險在于信用債的違約,隨著去杠桿的深入,過去那種借新債還舊債的游戲沒有辦法持續下去,違約的情況可能增多。”今年年初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督察長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對債市做出上述判斷。
進入四月,債市果然打破了此前的平靜,違約頻繁出現。同花順(300033)數據統計,截至5月21日,今年共有18只債券到期兌付或者回售本息違約,涉及總金額近159億元,債務主體10家。“黑天鵝”事件不斷爆出,“逃債”的魅影開始若隱若現,有機構表示,一旦“逃債”形成示范效應,會對債市形成巨大的壓力。
204只債券收益為負
債券連續違約,債券基金也難逃下跌命運。截至5月18日,僅有5只債券基金年內凈值漲幅超過10%。同花順數據顯示,年內凈值錄得下跌的債券基金數量已達205只(份額分開計算),占比10.5%。其中,中融融豐純債、華商穩固添利、華商信用增強、華商雙債豐利等8只債基的凈值跌幅超過10%。中融融豐純債凈值跌幅更是超過了47%。
中融融豐純債之所以出現如此大幅度下跌,主因是其持有了“14富貴鳥”債券,資料顯示,中融融豐純債型基金成立于2016年6月28日,規模為3.2億份,不過由于債券規模不斷縮水,其持有的“14富貴鳥”比例越來越高。根據中融融豐純債的年報,截至去年12月底,其持有“14富貴鳥”15萬張,持有比例占基金資產凈值的47.2%。今年3月初,由于擔憂無法如約回售,“14富貴鳥”復牌以來便陷入暴跌之中,最低跌至8.5元,隨后出現反彈,最新的收盤價為13元,但距離100元的面值已經縮水近9成。目前,富貴鳥已經明確公告稱,由于公司前期存在大額對外擔保及資金拆借,相關款項無法按時收回,無法按期償付“14富貴鳥”到期應付的回售本金及利息,導致本次債券發生實質性違約。
自設債券池
頻頻爆出的黑天鵝事件,引起監管的注意。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債登)5月11日發布《2018年4月債券市場風險監測報告》(下稱《報告》),提醒市場警惕2018年的信用風險。
這是中債登首次對外發布月度報告?!秷蟾妗方y計了今年1-4月的債券市場情況,認為在流動性相對寬松、市場持續走強的背景下,信用利差不降反升,說明低資質主體再融資風險增加。市場應警惕低資質主體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在全市場去杠桿的背景下,整體流動性自然會收緊,過去那種借新債還舊債的做法已經沒法持續下去了,八個蓋子十個鍋的問題遲早要暴露?,F在最怕的是引起示范效應,如果企業借機‘逃債’,可能會引起其他企業效仿,造成連鎖反應?,F在對于利率債的配置,我們已經大幅降低,暫時觀望為主。六月底既是月末又是季末,可能會有更多的債券承壓,屆時觀察下,再做下一步的打算。”華南一家公募基金的基金經理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另外一家私募也表示,市場的流動性較為緊張,企業借錢的難度和費率都有所升高,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有“逃債”的動機,而一旦市場上有“成功案例”,這就會對債市形成巨大的壓力。“如果讓市場感到有‘借錢不還’的風險,流動性會進一步緊縮,企業發債的難度和利率會進一步上升,債市的調整會加劇。”
上投摩根的基金經理在接受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深化,產能過剩行業等強周期性行業企業盈利能力不斷下滑,經營壓力和短期償債壓力進一步加大,債務違約的可能性加大,未來信用債的投資需要防范風險。“我們現在挑選債券,已經去評級和去類型化了,設立了自己的債券池。現在選券的標準和此前相比側重點已有不同,如今更重要的是加強鑒別信用風險的能力。”
博時基金固定收益總部研究主管陳志新就指出,公募基金主要還是加強信用基礎研究工作,對行業和主體要有長期密切的跟蹤。對于一些基本面有一定瑕疵的主體要能夠有及時的分析和判斷,而且目前一些爆發風險的主體主要問題集中在資金鏈斷裂或者現金流緊張方面,可以針對目前的特性對這類主體進行重點排查,有效規避相關主體的信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