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Wind數據統計,5月1日至5月19日(以下簡稱年報發布之后),兩市共有229份事關財報的補充公告、更正公告發布。
而通過對這些公告的梳理可以發現,兩市的公告補丁,有了不一樣的變化。和過往相似,大部分公司的更正事項,是針對財務報告中的漏報內容進行補充、差錯進行更正等,但是,還有一些公司,是在監管部門的要求之下,對某一類型的信息進行了補充披露,比如,有多家制造業企業、醫藥企業、化工企業補充披露了公司的環保信息。
有超過70份公司公告,內容涉及專門針對財報中的環境信息進行了補充公告。這些補充公告,多涉及公司及子公司是否屬于環境保護部門公布的重點排污單位,以及公司及子公司的環保說明,包括排污信息、防治污染設施的建設和運行情況、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及其他環境保護行政許可情況、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預案等。
排污信息的披露,也相對較細,包括污水排放、固廢排放、廢氣排放、嗓音排放等細節,皆有公司在補充公告中進行解釋。
在發布關于環保信息的補充公告的企業中,以化工企業、制造企業、制藥企業居多,發布這些補充信息的原因,雖然多數公司語焉不詳,不過,也有公司坦言,是因為收到了當地證監局的《關于加強轄區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為切實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發揮上市公司在落實環境保護責任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對轄區內上市公司開展環境信息披露自查工作,因此,發布關于環境保護的相關內容。
除了上述集中披露的環保信息補充內容之外,其余發布補充公告或更正公告的上市公司,有一些更正的內容,純屬在信息披露的過程中“手一抖”出現的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