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持倉六行業市值均超500億元
食品飲料二季度以來上漲12.32%居首
作為市場中體量最大的機構資金,基金持倉變動及持倉股的特點一直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48.590,0.39,0.81%)數據統計顯示,基金今年一季度共計持倉1859只個股,按個股一季度末收盤價測算,總持倉市值為10239.51億元。從行業分布來看,食品飲料(1107.00億元)、醫藥生物(1081.20億元)、電子(1019.66億元)、銀行(828.81億元)、非銀金融(796.00億元)和家用電器(658.85億元)等成為基金一季度重倉的六大行業,基金一季度總持倉市值均在500億元以上。
食品飲料作為基金的第一重倉行業,其二季度以來市場表現也十分驕人,截至昨日累計漲幅為12.32%,在28類申萬一級行業中排名第一,也是惟一一類二季度以來累計漲幅在10%以上的申萬一級行業。從行業內部來看,基金一季度共計持有55只食品飲料股,其中貴州茅臺(746.950,7.63,1.03%)(306.80億元)、伊利股份(27.670,0.19,0.69%)(216.67億元)、五糧液(78.900,1.31,1.69%)(169.06億元)、瀘州老窖(66.890,0.94,1.43%)(99.86億元)、洋河股份(129.680,0.17,0.13%)(45.54億元)、山西汾酒(60.500,1.00,1.68%)(41.55億元)、水井坊(49.910,0.92,1.88%)(30.00億元)和口子窖(60.210,1.53,2.61%)(26.78億元)等8只個股一季度末基金持股市值均超過25億元;另外,雙匯發展(27.590,0.26,0.95%)、舍得酒業(42.000,0.67,1.62%)、古井貢酒(79.290,1.38,1.77%)、中炬高新(27.270,0.23,0.85%)、涪陵榨菜(25.440,0.15,0.59%)和青島啤酒(51.870,0.01,0.02%)等食品飲料股基金一季度持倉市值也均在10億元以上。
記者梳理近期券商研報發現,表現強勢的食品飲料板塊后市走勢仍被多家機構看好。招商證券(16.960,0.13,0.77%)表示:A股“入摩”將使食品飲料板塊的估值體系重構,短期“入摩”帶來的增量資金盡管有限,但隨著境外資金比重的增長,食品飲料行業估值有望繼續提升,其中白酒子板塊有望迎來超長景氣周期,建議關注一線龍頭及全國化次高端酒。民生證券表示:從2018年一季報總體業績來看,食品飲料行業業績增長仍較為穩健,開局勢頭良好,繼續推薦白酒、調味品、保健品、休閑食品等細分領域的投資機會。
在其余五大基金重倉行業中,二季度以來,醫藥生物、家用電器表現也較為突出,累計分別上漲8.00%、1.40%,均跑贏同期大盤(滬指期間上漲0.77%),而銀行、非銀金融、電子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期間跌幅分別為:0.14%、0.86%和4.11%。
在醫藥生物板塊整體走強的背景下,醫藥生物作為基金一季度的第二大重倉行業,其持倉的個股也普遍實現較好表現,179只上市交易的基金持倉股中,120只個股二季度以來股價表現跑贏同期大盤,其中39只個股近3個交易日內股價創出年內新高,10只個股在近3個交易日內股價創出歷史新高,其中6只股價創歷史新高個股一季度末基金持股市值均超過20億元,按基金持倉市值從高到低依次為:樂普醫療(39.250,0.26,0.67%)(62.33億元)、通化東寶(29.930,0.32,1.08%)(46.25億元)、華東醫藥(74.800,0.48,0.65%)(41.38億元)、愛爾眼科(48.870,0.37,0.76%)(40.92億元)、云南白藥(110.990,-0.11,-0.10%)(26.22億元)和片仔癀(108.420,0.22,0.20%)(22.63億元),這6只個股后市表現仍受到機構的普遍看好,近30日內機構給予的“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家數均在10家及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A股“入摩”進入倒計時的背景下,相關成份股扎堆的銀行、非銀金融板塊后市機會也受到機構的普遍期待。其中,中泰證券表示:金融股納入MSCI成份股市值占比最大,超過15%,其中包括31只非銀股(保險4家、券商25家、多元金融2家),成功“入摩”將對市場情緒有所提振,交易額有望回升,看好資本實力雄厚、業務儲備豐厚、穩定性強的大型券商以及單項業務能力突出、彈性較高的中小型券商。萬聯證券表示:在海外機構投資者比重逐漸上升的背景下,根據歷史經驗銀行更容易受到投資風格穩健的海外機構投資者青睞,長期看資金的穩步流入利于銀行板塊估值提升。(趙子強喬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