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上午8點半,由融創總冠名的《探索·新機遇——2018中部企業新機遇經濟走向解讀暨智博商學院品牌升級發布會》在鄭州喜來登酒店隆重舉行,著名經濟學家管清友、華夏基石董事長彭劍鋒、京瓷阿米巴經營中國業務負責人鈴木茂等作為特邀演講嘉賓參與本次盛會。此外,陳澤民、姜明、任紅軍等中原商界大佬攜近1000余位中部精英齊聚本次中部企業年度盛宴,共同“探討·新機遇”。
早上8:50大會正式開始,三全集團創始人、地美特新能源董事長陳澤民、河南省工商聯副主席趙純武、融創中國華北區域集團中原公司營銷中心總經理傅帥、天明集團董事長姜明、漢威科技董事長任紅軍依次為大會致辭。
三全集團創始人、地美特新能源董事長陳澤民作為一名70歲再創業的“大齡”創業者,他在致辭中坦言,現在對于企業來說是非常時期,人口、資源、土地等紅利已經不存在了,企業經營還面臨“三座大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市場的冰山。陳澤民提出建議:河南的企業家要看到鄭州、河南未來發展的前景,并不斷創新。
陳澤民說:“企業一定要跟上時代對市場的需要,開發出來適合當前需求的產品,不斷創新,包括產品創新、技術創新、設備創新、管理創新,更重要的是觀念要有創新,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我們要有慎重的考慮。”
天明集團董事長姜明表示,當前的經濟環境對民營經濟發展是挑戰和機遇并存的。“一個企業家帶領企業,無論在什么樣的外部環境下都應該有所應對。企業要練好內功,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調整企業自身發展的節奏,從管理創新、效率提高、服務提升等各方面共同發力。”
中國經濟正處于一個分化和集中的歷史進程中,核心的資產、核心的要素會成為最后的贏家,而投機的泡沫終將被歷史淘汰。核心的城市和區域,將是今后發展熱點。先說城市,靜態來看,中國最發達的是一線城市,動態來看,中國最有增長潛力的是一批“新一線城市”,比如鄭州、杭州、成都等等,他們的發展速度很快。
管清友認為,鄭州既有國家戰略的支撐,同時也有交通基礎設施改善的提升,作為一個中部城市的樣板城市,它的發展前景是無限的。但從技術研發、人才使用、產業布局方面,鄭州需要提升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技術研發方面,鄭州需要更多的技術驅動型企業落地;產業布局方面,鄭州相對比較單一,比較重;人才使用方面,鄭州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向全國乃至全球要人才,在這一輪人才城市的競爭中,應該更大地發力,從國家經濟轉型升級角度來看,人是最重要的,鄭州應該想辦法創造條件,讓更多的人才為鄭州服務,同時,鄭州也應該為中部城市崛起做出一個樣板,為國家經濟轉型升級區域發展探索出一條新路,這不僅是鄭州未來發展前景,鄭州作為重要的中部城市,作為中原崛起的發動機,也應該承擔起國家轉型升級探索新路的責任。”
河南漢威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任紅軍稱:未來企業想要保持長遠發展,必須選擇長久的跑道,并堅持自主創新。
UU跑腿CEO喬松濤這樣看中部企業發展:未來企業僅僅靠勤奮已經很難再取得成功,我們更需要的是創新,發現新機遇、利用新機遇!
天基人才網總經理坤池指出:一個企業的成長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應該堅持創始人的初心,堅持價值準則、方向。在堅持以上這些不變的基礎上,為適應時代趨勢,企業還要變化,要構建當代團隊,保護團隊的多元化,要求下同存大異,要成就員工,成就個人。同時,她指出無論之前、現在還是未來,無論時代如何變化,但是人力資源需求的本質不會發生變化,依然是“對位”(人職匹配))和 “對味兒”(人企匹配)。
11點20分,著名管理學家、《華為基本法》起草人之一、華夏基石董事長彭劍鋒做的《數字化與智能時代組織變革的趨勢與主流模式》主題演講。彭教授的演講緊跟時代前沿,提出不忘初心、擁抱新時代。結合實際企業案例,說明運用數字化和人工智能可以創造更大的企業價值。通過分析組織變革與機制創新的發展趨勢,提出人才管理十大戰略新思維,以及量子管理思想與量子人才激勵等前沿理論。并指出,未來的主流組織模式就是“大平臺+小前段+富生態”,平臺化組織可以促進組織敏捷反應市場需求,避免企業成為個體戶的集中營。
智博商學院董事長尹寧表示,未來,智博商學院將以此為契機,整合各方智力資源,立足中部放眼全球,為中部企業家搭建優質的人脈、智囊平臺,為中部企業大發展助力!
河南省工商聯副主席趙純武為智博商學院導師授牌
至晚上10點,《探索·新機遇——2018中部企業新機遇經濟走向解讀暨智博商學院品牌升級發布會》完滿閉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