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頭幾個交易日,市場上藍籌成長蹺蹺板格局愈演愈烈。不過從機構動向來看,以海康威視(002415)、衛寧健康(300253)為代表的績優成長股受到機構密集調研。券商人士分析稱,在公募基金配置中小創比例較低的時點上,今年以來市場對CDR、創藍籌表現出空前的追捧熱情。目前,成長相對價值短期性價比不足的問題正在修復,市場已進入靜待成長歸來階段。預計成長股中的科技龍頭有望享受到估值溢價。
機構扎堆調研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截至5月4日收盤,滬深A股市場共有428家上市公司在二季度獲得機構投資者調研。
從調研密度來看,海康威視、匯川技術(300124)、珀萊雅(603605)、衛寧健康是機構投資者“扎堆”最嚴重的上市公司,包括視頻、現場會議方式在內,分別迎來380家、255家、164家和150家機構集中調研。
市場反復磨底震蕩的當下,機構調研的最新動向令場內各路資金浮想聯翩,更令那些跟蹤機構動向布局的投資者激動不已。尤其對于增量資金的想象,對剛剛經歷成交低迷的滬深市場而言,或意味著一劑“精力水”。
4月中旬開始,市場資金面呈現逐步緊張趨勢,R007從4月17日的3.36%快速上行至6%以上,GC001和GC007的上行幅度更大,由3.27%和3.63%分別上行至9%和6%以上。4月25日降準開始實施后,資金面的緊張情況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緩解,GC001和GC007仍保持在6%左右的高位,R007直到4月28日才明顯回落。
流動性緊張超預期,疊加其他諸多不確定因素,盡管目前指數已經處于階段底部,但場內觀望情緒仍然濃重,成交量依然萎靡不振。上周五,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額僅為3603.79億元,已經觸及兩個月低位。作為場內活躍資金,截至5月3日,兩融余額也僅為9825.15億元,不僅連續11個交易日位于1萬億元之下,并且最近更發生“四連降”。
分析人士認為,機構調研風向的變化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市場主流方向,伴隨6月A股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以及養老金持續入市,參與二級市場交易,那些受到機構共同歡迎的上市公司“名單”中,更有可能誕生出超級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