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交易量有所提升,有些購房者認為二手房房價已經降到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因此買房意愿有所提升。”一位二手房經紀人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有的業主也不愿意再降價,甚至個別業主想提升報價。
據我愛我家集團市場研究院統計,2018年4月份,北京全市二手住宅共網簽13673套,同比2017年4月份的16902套下滑19.1%,環比2018年3月份上升22.6%。雖然同比仍在下降,但2017年4月份之后,北京二手住宅月網簽量從未超過1.5萬套,今年4月份的網簽量則是去年5月份至今12個月里的最高值。
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表示,不論是網簽量還是機構的簽單量,4月份北京二手住宅都迎來了一年新高,這說明北京二手房市場已真正走出2017年“3·17新政”之后的交易低谷。
二手房價企穩
值得一提的是,有受訪者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看了幾個月房后,在上個月最終買了一套。據記者了解,這位購房者是剛需,并非換房,購房理由是覺得房價下跌到已經有觸底的感覺了。
據我愛我家集團市場研究院統計,在價格方面,4月份,北京二手住宅成交均價環比3月份略微上漲0.3%,與3月份相差無幾,基本持平。
事實上,自2017年4月份起,北京二手住宅交易價格持續走低,下跌趨勢十分明顯。進入2018年后,降幅逐步收窄,價格逐步趨穩。從近一年的價格曲線可以看出,今年前4個月北京二手房價基本是平穩的,波動幅度很小。與去年4月份的最高點相比,今年4月份的價格已累計下降了18.2%。
胡景暉表示,北京目前有大約800萬套的存量規模,即使僅以年2%的換手率來看,北京二手房市場也應該有著每年16萬套左右、每月1.5萬套左右的交易基本盤。因此,雖然4月份北京接近1.4萬套的網簽量已經顯示出了市場回溫,但也只是朝著正常交易水平的恢復而已,過熱并未出現,市場仍舊穩定。
胡景暉認為,價格的平穩則是市場企穩的另一證明。“3·17新政”后,北京二手房價經歷了一波持續下跌,但與交易量存在基本面類似,人口基數龐大、外來人口眾多、房屋交易需求旺盛的北京,在二手房價上也存在一個底線,而國家的政策調控也是以防止大起大落為目標的,所以北京二手房價不會長久下跌,降幅收窄、逐步企穩是必然趨勢,而從今年已過去4個月的價格走勢來看,北京二手房價已基本進入了止跌企穩的狀態。
交易節奏略微加快
交易量有所提升的同時,交易周期正在縮短,交易節奏有所加快。
據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數據統計顯示,4月份,北京成交的所有二手住宅里,平均每套成交房源在成交前被看了14.29次,這一數據與3月份持平,較1月份、2月份有所減少,這說明3月份、4月份北京二手房的交易節奏較春節之前有所加快,同時3月份、4月份的交易節奏保持穩定。但4月份的成交房源平均被看次數仍然遠高于去年同期。
胡景暉表示,“3·17新政”之后,由于需求端受到嚴重影響,大幅萎縮,北京二手房市場從賣方市場轉向了買方市場,市場熱度降低,購房者不再需要搶房,選擇更多,思考時間更多,話語權增加,所以看房的次數持續增加。春節過后,隨著市場的回溫,不少購房者結束了觀望,購房需求增加,所以市場交易節奏有所加快。但與去年最熱的時刻相比,目前每套成交房源的被看次數仍舊很高,這說明市場的熱度還是不高,整體保持穩定。
但胡景暉強調道,4月份的回溫只是向北京二手房市場正常狀態的回歸,因為存量龐大、需求眾多的北京二手房市場在交易量和交易價格上是有一定基本面的。以目前“量增價穩”的交易狀態,商貸占比不足20%的支付結構和較高的成交房源被看次數而言,北京二手房市場的回溫頗為健康,并沒有出現過熱現象。
由此來看,2018年北京二手房市場的整體趨勢就是交易量在回升中趨穩,交易價格在下跌中趨穩,而4月份的“量價”則說明這一趨勢正在發生,未來北京二手房市場將逐步進入交易量、交易價格二者同時企穩的狀態。(王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