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近期創業板進入調整時間,但創業板ETF規模卻不斷創下新高。
4月12日,市場上最大的創業板ETF基金易方達創業板ETF份額達到62.55億份,較去年末的30.39億份增加了32.16億份,增幅達到105.82%;而華安創業板50ETF由去年末的2.89億份增加至最新的51.76億份,增幅更高達1691%。
受訪機構人士認為,創業板ETF出現較大比例的凈申購,說明市場對于創業板的配置價值的認識進一步強化。不過,在經歷了第一階段的反彈之后,業績被認為將成為決定創業板公司能否繼續走出第二階段行情的最關鍵因素。
創業板ETF逆市吸金
截至4月12日收盤,創業板沖高回落報1826.89點,跌0.42%,這是創業板指連續第三個交易日收跌。
在此之前,創業板在清明節假期前已出現調整跡象,在4月3日和4日兩個交易日中創業板指分別大跌1.46%和1.9%,市場上認為創業板短期已到達反彈高位的聲音也不斷增多。
然而,創業板調整之際,創業板ETF份額卻在不斷創下階段新高。據數據統計顯示,4月11日,市場上規模最大的創業板ETF基金易方達創業板ETF份額達到60.55億份,這是該基金歷史上首次突破60億份,4月12日,其份額再度增加2億份,上升至62.55億份。
從4月以來的情況來看,易方達創業板ETF份額基本呈現每日逐漸增加之勢,較4月1日相比,其最新份額增幅超過10億份;此外,去年末易方達創業板ETF份額為30.39億份,較之相比最新的份額已實現翻倍,以區間成交均價1.6816元來估算,對應金額超過51億元。鑒于此,易方達創業板ETF也成為了目前市場上首個、也是唯一規模超過百億的創業板ETF。
除易方達創業板ETF外,華安創業板50ETF份額在4月12日達到了51.76億份,較上個交易日增加了2.9億份,這是該基金份額首次突破50億份,同樣創下歷史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華安創業板50ETF2017年末的份額僅為2.89億份,相比最新份額暴增了近17倍,以區間成交均價0.6898元估算,對應金額近34億元。
除上述龍頭ETF外,若將廣發創業板ETF、南方創業板ETF等其他創業板ETF納入統計,截至4月12日,市場上8只創業板ETF的最新份額共為124.26億份,2018年以來共得到80.67億份的凈申購。
事實上,在今年2月初創業板深度調整期間,創業板ETF就出現過份額明顯增加的情況,暴露出部分資金逆向買入的蹤跡,這也被市場解讀為利好創業板的重要因素。而今創業板ETF在創業板調整中再獲大額凈申購,與資金看好創業板后市不無關系。
九泰基金相關人士就分析指出,近期創業板ETF出現較大比例的凈申購,說明市場對于創業板的配置價值的認識進一步強化,疊加考慮博鰲論壇中釋放出的更多積極信號,也進一步提振市場對于創業板的預期。
業績將是關鍵因素
對于獲得大量新增資金后,創業板接下來的走勢,多位受訪機構人士態度較為一致:由于創業板從底部已經歷較大幅度反彈,因此接下來的波動將加劇,但創業板指數整體下行空間并不大,而在目前點位上繼續快速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也較低,業績將成為創業板第二輪行情能否展開的關鍵因素。
多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從創業板當前的估值來看,已經比較符合底部區域的特征。
4月10日,融通創業板指數基金經理蔡志偉就指出,從創業板絕對估值水平看,創業板當前市盈率(TTM)已回落至歷史底部區域,而在底部區域調整的時間也與創業板上一輪底部調整時間相當。另一方面,從相對估值水平看,創業板相對全市場也處于歷史低位。
蔡志偉認為,從創業板公司發布的2017年報業績預告看,2017年下半年開始盈利趨勢拐頭向上,業績已連續兩個季度持續回升,業績拐點進一步得到確認,創業板最壞的時候或已過去。
不過,盡管認為創業板今年整體會有機會的聲音較多,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大家依然較為謹慎。近期部分藍籌股出現的一定反彈,也表明了市場仍在猶豫的態度。
4月12日,北京一位公募投資總監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創業板震蕩明顯,后續還需觀望。還是要抓住業績這條主線,雖然不能百分之百有收獲,但大概率會贏。對于創業板,還是保持警惕,因為有的東西上來快,下去也快,還是要看基本面。
另一位受訪者亦提到,從整個創業板市場內部來看,各家公司的質量良莠不齊,對于那些業績惡化且沒有出現改善跡象的高估值公司,后續仍然存在估值大幅調整的風險。(鄭世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