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恒大集團與中國科學院在北京簽署全面合作協議,恒大將在未來十年投入1000億元與中科院共同打造三大科研基地,標志著恒大布局高科技產業邁出實質性步伐。
據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介紹,布局高科技產業是恒大打造百年老店的重大戰略決策。恒大計劃在未來十年投資1000億元,在生命科學、航空航天、集成電路、量子科技、新能源、人工智能、機器人、現代科技農業等重點領域,和中科院齊心協力,共同創建引領前沿科技的“三大基地”,即科學技術研究基地、科研孵化基地、科研成果產業化基地,為科學家團隊提供一流的科研條件、一流的孵化基地、一流的后勤保障,以及靈活的激勵機制,把“三大基地”打造成為全球頂級科學家的聚集地、世界級科創中心。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透露,此次雙方的合作將主要涉及五大方面。第一,研發一批引領行業發展的新技術新成果。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科技需求,重點在生命科學、航空航天、集成電路、量子科技、新能源及智能交通、人工智能、機器人、現代科技農業等領域,組織實施一批重大聯合攻關項目,共同研發引領行業發展的關鍵控制性技術,努力解決制約產業轉型升級的技術瓶頸。第二,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契機,加強中科院所屬科研院所尤其是在粵機構與恒大集團的全方位合作,雙方將圍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最急迫的科技需求,按照國際標準、引進國際頂尖人才,共建具有世界一流水準的新型研發機構和科研成果孵化轉化基地,推動科技成果與市場需求無縫銜接。第三,充分發揮雙方各自的優勢,促進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的深度融合。第四,進一步加強雙方在高水平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造就一大批具有市場意識的科技創新人才。第五,加強在戰略咨詢領域的合作,為雙方在科技和產業領域的科學決策提供有效支撐。
早在3月26日,許家印在公司2017年度業績發布會上曾表示,恒大將積極探索高科技產業,逐步形成以民生地產為基礎,文化旅游、健康養生為兩翼,高科技為龍頭的產業格局。(記者 張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