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關于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為創新企業在境內發行上市提供了制度支持。若不考慮國內外市場估值差異等因素,僅從市值和行業角度參照《若干意見》中關于“創新”企業的相關標準,A股中滿足條件的公司已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未來或有更多優質的新興企業來A股上市和發展,其中的優質標的有望享受估值溢價。
“類創新”企業浮現
根據《若干意見》,試點企業應當是符合國家戰略、掌握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屬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軟件和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且達到相當規模的創新企業。其中,已在境外上市的大型紅籌企業,市值不低于2000億元人民幣。若不考慮國內外市場估值水平差異,簡單對照所屬行業和市值,A股中或已有一些大型公司接近“創新”企業的條件。
截至4月2日最新市值,海康威視、中國中車、三六零、恒瑞醫藥等上市公司的流通市值均超2000億元。從市場表現看,這些公司在去年大盤藍籌股的單邊行情中均收獲不小的漲幅,去年回歸A股的三六零漲幅達294.20%,海康威視的漲幅也達到了149.45%,恒瑞醫藥和中國中車去年分別上漲82.35%和26.55%。
某公募基金策略分析師表示,近期歐美國家對新興產業公司的態度正在發生變化,例如美國對Facebook調查、歐洲欲對數字經濟征稅、特斯拉在美國遭遇融資難題等,《若干意見》的出臺顯示出中國對相關新興產業更加包容支持的態度,同時A股較高的估值和巨大的國內市場前景也有很強的吸引力,未來或有更多優質新興企業來中國上市和發展。
低估新興企業受捧
《若干意見》對尚未在境外上市的創新企業(包括紅籌企業和境內注冊企業)的試點要求除了行業限制,還需滿足: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30億元,且估值不低于200億元;或收入快速增長,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同行業競爭中處于相對優勢地位。若不考慮次新股估值溢價,簡單以最新市值、營業收入和所屬行業類比,也有不少次新股接近未上市“創新”企業的條件。
據數據統計,以最新收盤價計算,2017年以后上市的相關行業次新股中,滿足營業收入(TTM)超30億、總市值超200億條件的個股有盈趣科技、深南電路、金域醫學等。某私募基金研究員表示,未來新興產業或將成為A股市場的重要板塊,其中的低估值標的或受到市場追捧。
值得注意的是,《若干意見》中涉及的相關行業在剛過去的3月中漲勢良好。據數據,互聯網板塊和高端裝備板塊3月份分別上漲4.47%和4.29%,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5個板塊的月漲幅均超過10%,其中云計算板塊的漲幅達13.83%。同期創業板50的漲幅僅為8.56%,滬深300指數則下跌3.11%。
看好新興產業優質標的
隨著越來越多的新興產業“獨角獸”排隊登陸A股,相關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大門打開,新興產業板塊也吸引更多機構前來布局。某公募量化基金經理表示,十分看好新興產業板塊的市場表現。
“我的量化投資模型在設定偏中小盤風格股票的選股條件時,是以符合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和中國制造2025所涉及的新興行業板塊的所有標的為初選股票池,再使用估值、業績、盈利質量等方面的多個因子構建多因子模型選股。”他說,“選擇新興產業板塊就是看好中國經濟的未來能夠轉型成功”。
投資風格偏向成長股的某公募基金經理認為,目前中國經濟已經進入轉型期,人口老齡化和新技術的革新是兩個確定性趨勢。與養老健康和新技術相關的優質企業,在未來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內具備可持續的強勁增長動能,有望迎來長牛行情。目前是投資并長線持有優質相關企業的良好契機,一些具備技術優勢和國際競爭力、有持續有效的研發投入、管理層具有高素質和實干精神的企業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