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自貿港建設的先行者,上海自貿港的建設正在升溫。根據國務院去年印發的《全面深化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上海將在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設立自貿港區。記者從多方獲悉,上海已提交的某方案中,擬將上海臨港地區納入上海自貿港的考慮。
據上證報16日消息,今年春節之后,上海臨港地區受到上海各級領導的頻繁調研。記者從上海臨港管委會獲悉,3月8日,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翁祖亮調研臨港地區。3月9日,上海市政協副主席金興明率調研組赴臨港物流園區、產業區企業調研并座談交流。3月12日,上海市統計局局長周亞率統計局有關處室赴臨港地區調研。
其中,金興明一行調研的重點正是圍繞自由貿易港建設、產業功能謀劃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等主題。金興明表示,當前,上海自貿區建設進入3.0版,“三區一保”是核心內容,自貿港呼之欲出,企業發展迎來更多好的契機,政府要著力加強制度設計和制度供給。
全國政協委員、央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長金鵬輝對上證報記者表示,“自貿港(的相關方案)正在研究,涉及方面很多,肯定是開放新高地。”對于上海自由貿易賬戶,金鵬輝認為,可以研究進一步拓展其功能和使用范圍。
他在與其他政協經濟界委員的聯名提案中建議,結合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自貿港的探索,在上海試點涉外金融稅收改革。
進行自貿港探索的并非只有上海。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已有10多個省份啟動研究申報自由貿易港,包括浙江、廣東、天津、福建、海南等地。積極申報建設自貿港也出現在了天津等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市長張國清日前在天津代表團媒體開放日上表示,將積極申報“京津冀自由貿易港”,這一自貿港不僅是天津的自貿港,而是整個京津冀地區對外開放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