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前12月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8%,壽險單月保費收入環比持平:2017年全年行業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36,581億元,同比增長18.16%;其中壽險公司原保費收入26,040億元,同比增長20.04%,增速為年內新低;產險公司原保費收入10,541億元,同比增長13.76%,保持相對較好的增速。從12月單月數據看,2017年12月單月保費總收入較11月環比增長8.69%,其中壽險公司單月保費收入環比略增長0.91%,同比增長0.32%;產險公司單月保費收入環比增長18.40%,同比增長8.80%。壽險總保費收入同比略有上升,保費收入持續處于高位;產險依然保持持續的高增長態勢。
萬能險保費占比處于低位,但持續增長,預計18年占比將繼續提升:2017年1-12月,萬能險累計新增交費為5,892億元,同比減少50.32%,其中12月單月新增的萬能險保費收入為356億元,環比減少22.48%;在壽險中,萬能險保費占比為18.19%,比上月略增加0.25個百分點。萬能險新規之后,萬能險保費占比整體處于低位,行業保費結構不斷改善,保障型產品占比上升;預計2018年萬能險占比將有提升,主要因為目前萬能險已經逐漸長期化,同時在今年開門紅中萬能險也作為了主推的主險存在。
股基配置持續下降,其他類資產配置突破40%:截止2017年12月,保險資金運用余額149,206億元,環比增長1.49%。從資產配置情況來看,銀行存款、債券、股基以及其他投資占比分別為12.92%,34.59%,12.30%,40.19%,較11月分別變動了-0.21、-0.41、-0.49、1.12個百分點,債券配置和股基配置占比都有明顯下降,可能是部分險企在年底對股票浮盈資產進行了出售,而其他類資產依然持續高配。
上市險企市占率繼續提升,優勢更加凸顯:壽險方面,國壽、平安、安邦無論是原保費收入還是規模保費收入均繼續保持市場份額前三名。上市險企國壽、平安、太保和新華的原保費市占率分別為19.67%、14.17%、6.68%和4.20%,分別環比變動-0.01、0.41、-0.12和0.03個百分點,平安和新華市占率有所提升,今年來看上市險企在渠道和產品方面的優勢將繼續保持。產險方面市場前三名依然為人保、平安及太保,市占率合計為63.49%,環比略下降0.07個百分點。根據上市險企披露的1月壽險保費數據,除了國壽同比大幅下降21.34%以外,平安、太保和新華的壽險保費分別實現了20.7%/23.0%/9.9%的增長,但四大上市險企壽險保費總收入同比減少0.79%,同時平安新業務/續期業務分別為391億元(-11.8%)/769億元(52.1%)。銀保渠道占比較高的公司負增長明顯,由于行業銀保渠道占比高于上市險企,因此我們預計行業今年1月保費增速很有可能是負增長,今年全年保費收入需要依靠續期業務拉動,同時由于人力提升將變得困難,因此代理人產能提升將會成為未來新單保費的保障。
投資建議:2017年全年收官,行業保費和壽險公司保費分別實現了18%和20%的增長。目前“開門紅”靴子落地,上市險企總保費依然整體實現增長;同時市場的關注點將逐漸轉移到年報凈利潤的增長上來,考慮2017E的P/EV估值,上市險企目前預計位于1.05-1.61倍的區間內,處于相對低點,具有配置價值,因此我們繼續看好行業未來的發展,維持“強于大市”的評級。
風險提示:
1):宏觀經濟下滑風險
保險業的成長得益于良好的國民經濟環境,如果宏觀經濟出現下滑,可能會對保險需求帶來不確定性,影響保險公司保費收入。
2):行業監管趨嚴風險
金融行業業務開展受監管影響較為明顯,保險業務監管趨嚴主要會影響保險公司負債端收入。
3):利潤或內含價值增速不及預期風險
三月份上市險企將迎來年報披露期,如果年報中保險公司利潤或內含價值增長不及預期,可能會出現股價下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