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當前發布2017年年報的上市公司數量較為有限,但上市公司派發“紅包”的積極性卻異常高漲,目前已有多達112家公司披露了利潤分配預案,其中有108家公司擬實施現金分紅,計劃分紅總額(稅前)高達207.72億元。不過令人詫異的是,面對上市公司奉上的“紅包”,投資者并不十分買賬。
108家公司有意現金分紅
據記者統計,截至2月23日,滬深兩市發布2017年年報的上市公司只有63家,相較之下,已發布2017年利潤分配預案的A股上市公司就要多得多了,在2月23日午間飛榮達(53.75 +10.01%,診股)披露“10轉10派1元”的利潤分配預案后,目前已有112家A股上市公司公布了2017年度利潤分配計劃,其中有108家公司擬實施現金分紅,計劃分紅總額(稅前)高達207.72億元;而利潤分配力度在10轉10股以上或者10派3元以上的高轉送股達到46只。
就具體上市公司而言,麗珠集團(69.25 -0.79%,診股)憑借“10派20元”的分配力度成為到目前為止現金分紅最為闊綽的上市公司,方大碳素則以33.99億元的現金分紅總額成為目前位置現金分紅規模最大的上市公司,梅泰諾(48.60 停牌,診股)則以“10轉18股派1.5元”的分配比例成為目前為止轉送股比例最高的上市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112家有意實施2017年年度利潤分配的上市公司中,有相當部分屬于現金分紅的傳統大戶,比如麗珠集團在2014年、2015年、2016年度各自實施了3043.82萬元、1.98億元、2.13億元的現金分紅,而按照公司“10派20元”的利潤分配預案,麗珠集團將在2017年度為投資者再次派送11.06億元的現金分紅。與麗珠集團類似,中順潔柔(14.58 +1.46%,診股)、振東制藥(13.66 -0.44%,診股)、長春高新(168.23 -0.11%,診股)、永利股份(12.04 -1.39%,診股)、雅戈爾(8.73 +0.23%,診股)等37家公司若無大的意外,也將創出2014年~2017年度連續分紅的紀錄。
此外,在分紅大潮的激勵下,一些“鐵公雞”上市公司也打算在今年打開緊閉多年的錢包,比如2010年之后一直未有分紅記錄的中核鈦白(5.34 -0.37%,診股)便已宣布在2017年年報披露后有意進行“10派0.2元”的現金分紅。
高轉送概念股苦樂不一
雖然當前上市公司回饋投資者的熱情頗高,但市場對此的反應卻不盡相同,一方面,部分個股的股價在披露利潤分配消息之后青云直上,比如飛榮達在2月23日公布分紅預案后,其股價立刻奪下漲停,而方大特鋼(19.18 -2.54%,診股)、杰恩設計(80.45 +2.48%,診股)、科森科技(21.11 -1.59%,診股)等股在發布利潤分配預案后其股價也都累計上漲超過10%。另一方面,澳洋順昌(8.48 -0.47%,診股)、新鳳鳴(35.99 +0.22%,診股)等股則遭遇了利潤分配預案“見光死”的尷尬。
平安證券投資顧問柴喆指出,造成高轉送個股“見光死”的原因不盡相同,一部分高轉送個股在前期的炒作行情中漲幅過大,其轉送利好已被提前透支,故而在利潤分配方案明朗后遭遇股價回調;一部分個股則存在高轉送“含金量”不足的問題,導致提前入場布局的資金迅速外撤;還有部分公司推出高轉送預案的意圖不純,其高轉送概念更像是上市公司為實現其他目的釋放的“煙幕彈”。
廣發證券(16.59 +0.97%,診股)投資顧問王立才也表示,部分上市公司推出高轉送的目的在于滿足證監會規定的上市公司再融資條件,這類公司實施高轉送后會緊跟著啟動再融資,給市場帶來新的資金壓力。同時,還有部分上市公司推出高現金分紅,主要受益者是持股量較多的機構投資者和大股東,普通投資者得利有限。此外不排除部分股價持續低迷的上市公司希望通過高轉送題材刺激股價的短時上漲,為產業資本減持套現鋪平道路。
“含金量”決定高轉送行情
業內人士指出,正因為上市公司推出高轉送預案的真實意圖存在差異,同時高轉送個股“見光死”的風險正在上升,因此投資者在布局近期的高轉送行情時,一定要注意高轉送個股的“含金量”。
廣發證券投資顧問王立才指出,上市公司利潤分配的關鍵在于現金分紅,通常判斷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是否給力的一個標準就是看該公司的分紅股息率是否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如果股息率能高于一年期貸款利率那就更妙了,這等于投資者將資金貸款給上市公司,股價上漲賺股價的盈利,不漲則坐收股息。其次,投資者還要關注相關個股是否具備真正持續回饋投資者的實力,那些擇業績增長主要來源于主營業務的個股通常擁有更強的持續分紅的主觀愿望和客觀能力。第三,投資者還應該自下而上地分析個股所處的行業基本面以及個股業績會否超預期,這樣可以有更高的概率選擇到高送轉品種,而且還可以降低相關高轉送題材股“見光死”的幾率。
平安證券投資顧問柴喆表示,利潤分配概念的炒作通常分猜謎期、兌現期、填權期三個階段,目前市場正處于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過渡期,因此建議投資者不要輕易追高前期炒作較為充分的高轉送概念股,相對而言,符合目前熱點演變趨勢、基本面堅實、股價啟動跡象不明顯或有所回調的高轉送個股后市還有走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