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貧困地區缺乏金融服務的報道時常見諸報端,不過令人驚訝的是,在美國這種金融服務業高度發達的國家,居然也存在銀行服務無法覆蓋的地區,也就是所謂的“銀行沙漠”。為什么美國還會有“銀行沙漠”?哪些人無法獲得基本的金融服務?這又將給他們帶來什么影響?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6年,美國每十萬人口有32家銀行網點覆蓋,雖然較2009年35家的峰值有所下降,但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2家。
但是,美國仍然有沒有銀行網點覆蓋的區域,即“銀行沙漠”。根據紐約聯邦儲備銀行2016年的一份研究,在人口規模為4000人左右的社區,如果方圓10英里(約16公里)范圍內沒有銀行網點,那么這一區域可視為“銀行沙漠”。這也成為經濟學家普遍認可的“銀行沙漠”的定義。
根據這一定義,圣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研究發現,截至2014年年底,美國共有1132個地區可視為“銀行沙漠”,其中城市地區有398個,農村地區有734個。該研究指出,美國有374萬人生活在“銀行沙漠”區域,其中超過76萬屬于低收入人群,占全美總人口的0.24%。
研究還發現,有1055個潛在“銀行沙漠”,即一旦這些區域內有銀行網點關閉,就會成為無銀行服務覆蓋的“銀行沙漠”。這些區域內的收入中間值比“銀行沙漠”區域的收入中間值還要低,這意味著一旦“銀行沙漠”擴大,低收入人群更容易受到影響。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研究也發現,從2009年到2014年,“銀行沙漠”中低收入人群的比例增加了0.17個百分點,約2.1%,是其他收入群體比例的兩倍多。
“銀行沙漠”現象的加劇與金融危機后大批銀行網點關閉有密切關聯。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數據顯示,2009年至2014年,美國有4821家銀行網點關閉,占全美所有銀行網點的5%。
圣路易斯聯儲執行副總裁朱莉·斯塔克豪斯說,農村地區的消費者獲得金融服務的途徑有限與社區銀行等小型銀行的經營艱難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她說,農村地區人口下降,銀行監管負擔沉重,銀行經理和董事成員老化,無法招到合適的替換人選,這些因素都導致社區銀行數量逐年縮減。
喬治·梅森大學的統計顯示,美國資產少于100億美元的小型銀行數量從2000年的8263家降至2014年的5961家,降幅高達27%。而這些小規模的社區銀行卻提供了全美一半多的小企業貸款和近一半的住房抵押貸款。
美國銀行家協會首席經濟學家詹姆斯·Chessen說,小企業財務報表通常未經審計,也缺乏可以遠程審核的信息,因此,銀行網點關閉讓小企業更難獲得貸款。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助理教授阮懷流(Hoai-Luu Nguyen)研究發現,如果一家銀行網點關門,周邊地區的小企業貸款將下降13%。在低收入地區,銀行網點關閉,小企業貸款降幅更是高達近40%。
鼓勵銀行在“銀行沙漠”開設網點是否能夠滿足這些地區消費者的金融服務需求?阮懷流的研究發現,即使有新網點重新開張,小企業貸款下降的趨勢仍將持續。這是因為小企業貸款更加依賴銀行經理長期積累下來的軟性信息,比如企業主的性格、工作狀況以及企業運營情況等。
更值得關注的是,消費者并不認同銀行網點位置不便是導致他們無法獲得銀行服務的關鍵因素。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2015年的調查顯示,美國有將近7%的家庭沒有銀行賬戶,但他們并非完全處于“銀行沙漠”。“沒有錢”、“不信任銀行”、“賬戶費用太高”等是這些家庭不開銀行賬戶的首要原因。(記者 江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