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原油反彈提振商品市場情緒,昨日國內商品期貨多品種收漲,滬銅期貨主力合約高開低走,收盤價較春節假期前最后一個交易日持平。
分析人士表示,春節假期期間,外盤銅價先揚后抑、整體偏強的表現為節后首個交易日銅價帶來提振,但節前現貨市場疲弱的基本面限制了銅價短線向上空間。展望后市,消費旺季的來臨或為中期銅價表現提供支撐。
外盤表現提振國內銅價
國內春節假期期間,外盤油價反彈一度提振商品多頭情緒,有色金屬期貨上揚,不過此后,受歐元區2月制造業PMI初值創四個月新低,加之市場對美聯儲3月加息的預期升溫,美元反彈,外盤銅價呈現先揚后抑走勢。
截至2月22日,倫敦金屬交易所3月期銅報7030.5美元/噸,日內下跌1.44%。
從節前市場表現來看,信達期貨分析師陳敏華分析指出,春節假期前夕,原料端銅精礦現貨加工費TC維持在74美元/噸-86美元/噸,精礦緊張程度緩解;供應端,產量環比略有減少,但同比維持正增長;需求端,節前下游開工大幅下降,需求季節性走弱。
庫存方面,節前,上期所增加0.8萬噸至17.3萬噸,保稅區增至45.17萬噸,國內庫存季節性累庫,但幅度有限。
“銅市供需近期維持穩定,市場焦點在于國內春節前后需求淡季的實際影響。而從目前階段來看,庫存維持在合理水平,累積幅度十分有限。”陳敏華預計,中期而言,銅精礦供應偏緊以及國內廢銅進口限制將使得整體精銅供應偏緊,銅價中期維持上升勢頭。建議操作上短期觀望,依舊采用逢低買入策略。
消費旺季為銅價帶來支撐
消息面上,國際銅業研究組織(ICSG)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11月,全球精煉銅市場供應短缺4萬噸,前11個月短缺19.5萬噸,全球銅供需結構繼續改善。
從基本面來看,開源證券有色金屬分析師李文靜展望稱,春節后銅市開始步入國內消費旺季,下游企業紛紛開工備貨,現貨需求將開始穩步上行;短期內針對廢銅政策的持續收緊限制再生銅供應,疊加市場對美元再度貶值的預期,有望支撐銅價上行。“而國外看,美國白宮日前提交的基建計劃也有望提振市場。”
李文靜表示,長期看,自2017年開始,全球銅精礦供應處于新一輪供應收縮周期,在2020年之前,全球銅精礦供應增速將放緩至不足2%。
從證券投資角度而言,李文靜認為,“行業投資主線為:節后消費旺季帶來的需求上行,行業龍頭業績將受到提振。因此,看多銅。”
本報記者 張利靜
(責任編輯:劉偉 HF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