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強監管在持續。作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代表分支之一,網絡小貸近兩年更是經歷了“冰火兩重天”。2017年,從上市公司爭相布局到小貸ABS發行井噴,無一不顯示各路資本對于網絡小貸的追捧。
業內人士認為,強監管有利于重塑整個網絡小貸行業生態。隨著監管整治措施切實執行,不合規的機構將加速“出清”。未來網絡小貸機構的轉型出路唯有擁抱監管,堅持做有場景的業務,以科技手段提升風控能力和精細化運營水平。
網絡小貸市場收縮
2017年末針對現金貸等一系列整治措施出臺后,小貸ABS項目數量、發行總額與當前余額都呈現負增長。根據標普全球數據,這些小微貸款約占中國所有資產支持證券消費貸款的40%。
Wind數據顯示,小貸ABS項目數量增速在2017年6月一度達到15.85%,余額增速則達到17.92%。而2018年1月較上月項目數量減少5個,發行總額減少15.79億元。這是從2017年3月以來,首次出現發行總額減少的情形。
穆迪副總裁、高級分析師伍于寧認為,發行量減少是因為一些發起人可能需要注入額外資本以符合監管機構對小貸公司杠桿率的限制,或者是需要調整產品結構以滿足新規要求。新規將確保只有實力強的小貸公司繼續開展業務并提高放貸標準和風控能力。此外,新規禁止了某些類型貸款的發放,這些都將提高該類ABS入池基礎貸款質量。
伍于寧表示,監管新規將導致網絡小貸市場收縮,這種收縮可能導致短期內貸款違約上升,對于信用狀況較差、以貸養貸的借款人群影響尤甚。違約上升幅度將取決于網絡小貸市場收縮的程度,取決于監管部門對小貸公司的審查結果及后續整改的進展情況。
行業轉型面臨陣痛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違規機構的加速出清,行業發展有望走向穩健、健康。2018年監管層將出臺更多監管細則,網絡小貸行業將出現兩極分化的局面:不合規的小貸平臺逐步退出市場,行業頭部機構迎來更多市場機遇。
“對于整個網絡小貸行業來說,以往那些實際利率極高、濫用客戶隱私信息等違規行為肯定是不可行了,預計未來行業的場景化轉型會提速。”重慶小雨點網貸CEO林堅諾稱,對于大多數中小機構尤其是沒有場景支撐的機構來說,轉型充滿挑戰,只有行業頭部機構才有實力完成。從短期來看,網絡小貸行業面臨陣痛。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與銀監會聯合下發的《關于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明確要求,網絡小貸放貸杠桿率要表內、表外合并計算;以信貸資產轉讓、資產證券化等名義融入的資金應與表內融資合并計算,合并后的融資總額與資本凈額的比例暫按當地現行比例規定執行。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601988,股吧)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網絡小貸行業面臨發展的分叉口,下一步,科技能力的強弱將直接決定網絡小貸公司能否進入市場。“能力強特別是金融科技方面能力強,有經營條件才會準入。對于沒有科技能力的公司,在準入方面,相關部門會比較審慎,畢竟涉及到通過互聯網跨區做貸款業務。”郭田勇說。
本報記者 陳瑩瑩 實習記者 趙白執南
(責任編輯:趙艷萍 HF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