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受歐美市場大跌影響,港股也出現了較大調整。然而,就在市場一片看空之際,機構資金卻大舉買入一只主投H股的ETF基金,且呈現越跌越買之勢,成為大跌市道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市場越跌越買H股ETF
上周,受歐美市場大跌影響,亞洲市場集體出現較大調整,其中港股恒生指數在短短5個交易日內下跌約3000點,跌幅近10%。南下資金在此期間的凈流入也大幅減弱。Wind統計顯示,深港通下的港股通在2月5日(上周一)的成交凈買入為22億元,2月6日下降至8.2億元,此后三天均為負數,其中2月9日(上周五)成交凈買入創下近期新低,達到-9.48億元。滬港通下的港股通的情況與此類似。
然而,就在市場一片“蕭條”之際,資金卻大幅流入一只主投H股的ETF。數據顯示,這只名為易方達恒生國企ETF的基金,在2月5日當天總份額增長約2億份,增至73.08億份,到了2月9日已飆升至84.81億份。也就是說,僅僅一周,這只EFT的總份額在市場大跌之中反而增長了約13.73億份,增幅達19%左右。該ETF的總份額在年初僅有52億份。
不僅如此,上證報記者還注意到,在這輪市場調整中,資金采用“越跌越買”的操作方式。具體來看,2月6日恒生指數跌幅達到5.12%,次日易方達恒生國企ETF的總份額增加了近4億份,這一增幅自年初以來并不多見。
看中背后的龍頭股
那么,資金為何青睞這只主投H股的ETF?
據查,易方達恒生國企ETF是一只由易方達基金公司管理的QDII基金,其跟蹤的標的是恒生中國企業指數。這個指數成分股均為在港股市場上交易的內地公司,企業盈利增速的變化跟隨內地經濟周期的趨勢。
查閱其持倉情況可知,易方達恒生國企ETF持有的是在港股市場中上市的內地公司。比如,中國銀行(601988,股吧)、中國太保(601601,股吧)、中國神華(601088,股吧)、中國電信、海螺水泥(600585,股吧)、萬科企業等各大領域的頂尖公司。
可見,資金搶籌易方達恒生國企ETF看中的是其背后的這批龍頭企業,而ETF申購者向來又是市場最為專業的投資者之一,它們的持倉變動對投資者而言頗具參考意義。
港股依舊是估值洼地
在多位基金圈人士看來,港股市場上的內地龍頭公司受到資金的追捧,一方面源自港股市場低估值等因素,另一方面則是看中中國經濟強勁的韌性。
一位QDII基金經理在與記者交流時表達了看好港股的觀點。他給出了三大理由,其一,港股市場本輪調整有外因也有內因。外因主要是海外市場下跌,其背后是對于美國利率拐頭向上的擔憂,但由于我國利率已經上漲一年,風險提前釋放,無需過度擔憂。內因主要是港股過去一年累積漲幅已較高。
其二,港股市場估值水平在各主要市場中橫向對比仍處于最低水平,同時恒生AH股溢價指數在市場大跌后仍達到130左右,凸顯兩地上市企業在港股市場的估值顯著低于A股市場。
其三,2017年中國經濟增速達到6.9%,顯示出中國經濟強勁的韌性,2018年中國經濟也有望平穩增長,增速可能接近2017年水平。同時,供給側改革和環保執法力度加大,有利于繼續改善各類行業盈利狀況,比如地產、大金融等。
⊙記者王炯業 ○編輯 長弓
(責任編輯:劉偉 HF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