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央行連續第11日暫停公開市場操作(OMO),但因當日無央行流動性工具到期,故1月24日以來的連續凈回籠就此終結。與此同時,春節假期日益臨近,居民取現高峰已到來,貨幣市場利率有所反彈,但幅度溫和,市場資金面仍保持平穩局面。市場人士指出,中長期限貨幣市場利率松動,顯示市場對流動性波動的擔憂緩解,今年春節前流動性狀況有望好于往年。
存量逆回購所剩無幾
8日,央行未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為連續第11日暫停操作,但當日無央行逆回購等到期,故并未凈回籠資金,自1月24日以來連續的凈回籠就此終結。
由于大量央行逆回購到期回籠,而央行已連續11日暫停操作,市場上存量央行逆回購所剩無幾。Wind數據顯示,目前未到期的央行逆回購只剩700億元,將在3月20日至3月28日陸續到期。另外,2月份共有2435億元MLF到期,到期日為2月15日,因遇春節假日,將順延至2月22日到期。到春節前,公開市場已無央行流動性工具到期壓力。
按近期央行操作來看,如果流動性狀況允許,央行很可能繼續暫停操作。
資金面方面,8日,銀行間債券回購利率漲跌互現,隔夜品種持穩在2.56%,7天期回購(DR007)因剛好可跨春節,加權平均利率大漲19BP至2.91%,但14天回購利率開始回落,下行10BP至3.89%,更長期限的1個月品種小漲3BP至4.02%。
交易員表示,8日早盤資金面保持寬松,跨春節流動性形勢樂觀,到午后資金面呈現均衡態勢,融入需求基本能得到滿足。
節前資金面大勢已定
2018年以來,除了1月稅期因素引起些許波動之外,市場資金面總體保持了較寬松的狀態。業內人士認為,央行在春節前期連續實施凈回籠,本身也是市場上流動性較充裕的反映。
往年經驗表明,春節前取現高峰通常伴隨著春運而來,春節前2-12天大致就是銀行體系現金投放壓力最大、流動性最為緊張的時候,資金利率最高可以沖到年末高位。本周恰好就處在這個時期。
然而,在央行實施如此規模的凈回籠,疊加春節前居民取現高峰的影響,市場資金面仍“面不改色”。
雖然近幾日貨幣市場利率出現一定反彈跡象,但整體仍處于較低水平。以代表性的DR007為例,即便受跨春節因素影響,8日DR007跳漲至2.91%,仍處于2017年以來的中位數水平附近。另外,中長期限貨幣市場利率近期表現相當平穩,2月8日,3個月Shibor報4.696%,已連跌4日,較2017年末低22BP。
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央行建立的“臨時準備金動用安排(CRA)”,為金融機構提供了大額低成本流動性支持,顯著提升了現階段銀行體系流動性規模,穩定了市場預期。
往后看,在春節前取現高峰影響下,不排除資金面會出現稍許波動,但央行仍有充足儲備工具來進行調控,如果資金面明顯收緊,很可能提前進行MLF續作。總的來看,今年春節前流動性將明顯好于往年,而市場關注點已轉向節后,CRA臨時釋放的準備金回籠,可能增加節后流動性運行的不確定性。本報記者 王朱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