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Wind數據,2017年上證紅利、深證紅利指數分別以16.3%和46.8%大幅跑贏上證綜指。市場對高分紅關注重點并不局限于股息率,而背后的優質資產更受矚目。從行業屬性上看,近年銀行等傳統高分紅行業股息率有所下降,而成熟產業開始涌現一批具備分紅潛質的優質標的。
分紅格局悄然生變
據Wind數據顯示,2017年實施分紅的行業中,工業板塊的企業以絕對數量20家位居所有行業之首。但從分紅比例來看,金融板塊6.41%的分紅率與其余板塊拉開不小差距。此外,據Wind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共有307家公司自上市以來從未分過紅。
從分紅個股的關注度來看,天風證券認為有三個時期最引市場關注:一是2012年,上交所發布指引支持現金分紅制度改革;二是2015年四部委鼓勵現金分紅、推出紅利稅優惠以及險資舉牌,疊加當時市場下跌后的“資產荒”,資金重新聚焦高分紅標的;三是2016年底以來,深港通開通、A股納入MSCI、分紅政策的修訂以及神華的派息等事件相繼催化。另一方面,北上資金在資金增量上占據話語權,而高分紅標的一直是外資偏好。
針對潛在分紅個股的甄選,一位私募從業人士劉霖(化名)認為,首先可以從此前已有良好分紅記錄的個股著手;其次,從公司的資金流量與留存未分配收益考慮;最后是業績有50%以上增長,并且大股東持股較為集中的標的。
優質資產受青睞
今年對高分紅的關注更側重于背后的優質資產。2017年上證紅利、深證紅利指數分別以16.3%和46.8%大幅跑贏上證綜指。天風證券研究指出,今年的股利支付率和股息率不會上行太多,甚至還會下降。該分析師認為,近幾年,股利支付率由2013年的32.4%下降到17年的29.7%,股息率則由2013年的2.22%下降到17年的1.41%,且考慮到近一年從藍籌股市值也已經總體變大,今年股利支付率和股息率可能還會下降。
天風證券研究認為,業績持續轉好且持股集中的周期股是今年潛在分紅預期較高的板塊。一直以來,銀行整體股息率長居榜首。對比2014年和2017年各行業股息率,可發現銀行、非銀、食品飲料的股息率反而是走低的,而周期行業(采掘、鋼鐵)以及地產股息率在回升。周期行業經歷了2017年利潤大幅回升后,今年具備高分紅基礎,特別是業績持續轉好且持股集中的國有企業。
平安證券預計,未來隨著分紅制度的改革加速,市場化國際化的進程加快,機構投資者參與程度加大,企業部門去杠桿化等影響下,A股市場的分紅率及股息率會相應提升,帶來更多穩健的收益。綜合來看,隨著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提升、機構投資者擴容和市場監管環境逐漸完善,分紅理念步步深入市場,資本市場的內生力量給予上市公司持續分紅行為有力的支撐。
北京寶瑞興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總監譚宇力指出,當企業成長所實現的收益率低于股東自己再投資收益率時,現金分紅對于特別是中小股東是更好的選擇。
作者:覃澤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