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國債市存量繼續穩步增長。中央結算公司中債研發中心9日發布的《2017年債券市場統計分析報告》(下稱“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末,全國債券市場托管存量高達64.57萬億元,增幅14.68%。其中,商業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境外機構等成為增持主力,而保險機構持債規模卻出現明顯下滑。
隨著去年“債券通”正式上線等對外開放政策落地,外資機構增持境內債券達到歷史高峰。年報統計的中債登托管情況顯示,截至2017年末,境外機構持有債券規模達9741.45億元,同比增長25.08%。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仍為主要券種,占持債總量的94.94%。其中,地方政府債持有量連續兩年大幅上升,去年末持有量同比增長81.36%。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債存量規模在去年首次超過國債。截至去年末,地方政府債為14.74萬億元,記賬式國債存量規模為12.20萬億元。
同樣大幅增持債券的還有證券公司和基金類投資者。截至去年末,證券公司持有3658.77億元,同比增長21.87%。基金類投資者持債8.96萬億,同比增長23.45%。從增量結構上看,國債和地方政府債較受青睞,券商持有地方政府債的同比增速達220.69%。 基金持有國債達到7038.28億元,同比增加99.68%。
商業銀行仍是債市的主要配置力量。從增量結構來看,除了繼續增持國債和地方政府債之外,增速最快的是資產支持證券,去年持有量達到3866.57億元,同比增速達50.23%。
不過,保險機構持債規模出現下滑。截至去年末,保險機構持有債券1.57萬億元,同比減少18.16%。券種結構上看,除政策性銀行債和資產支持證券的持有量增加外,其余債券的持有量均減少。其中,同比減持地方政府債54.61%,同比減持企業債33.73%。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金嘉捷 見習記者 張瓊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