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2月5日)美元再度走高,美元指數延續了上周五的漲幅,因強于預期的美國就業報告提振了市場投資者對美聯儲今年加息步伐的預期。美元指數日內刷新一周高位,截至當前,美元指數上漲0.17%,至89.45點。
美國今日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1月美國服務業活動以逾12年來最快的速度加速,美元因此受到進一步提振。ISM非制造業指數從12月的56上升至上月的59.9,為2005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對通脹卷土重來的擔憂繼續加劇了股市的拋售,周一美國股市開盤大幅走低。股市的下跌也推動了對美元的避險需求。對收緊貨幣政策的預期往往會提振美元,因為利率上升使貨幣對尋求收益的投資者更具吸引力,但較高的借貸成本對股市來說是負面的。
上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就業形勢依然強勁,且1月以來的平均收入增幅最大,這支撐了美元需求。強勁的工資增長,被視為通脹上升的潛在前兆,突顯出美聯儲今年加息的理由。
美聯儲上周維持利率不變,但表示預計通脹可能在2018年上升,這突顯出預期借貸成本將繼續上升。美聯儲目前計劃今年加息三次。就業報告推動美元在1月底跌至3年低點后出現反彈,受一系列因素打壓,包括對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擔憂和對收益率優勢收窄的看法。
今年1月新增的4.1%的官方失業率和20萬個新增就業崗位,表明了美國經濟的潛在實力。在上周的就業報告中,平均時薪增長了2.9%,高于經濟學家預期的2.6%。這是自2009年以來工資增長最快的一次,人們普遍認為這是勞動力市場緊縮的又一跡象。
但到目前為止,工資增長還沒有影響到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過去8個月,CPI的年增長率一直徘徊在1.8%左右。與此同時,全球經濟正處于同步的復蘇之中,疲軟的美元應該會提振美國跨國公司的海外收益,而去年12月簽署的減稅法案剛剛開始生效。經濟學家們正在尋找這些削減措施,以便在未來幾年將美國GDP年增長率提高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