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
近日,騰訊、搜狐相繼以今日頭條涉嫌侵犯其所屬作品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將今日頭條訴至法院。目前上述案件已由法院受理。
騰訊、搜狐方面稱,因今日頭條涉嫌侵犯其作品版權和約稿版權,分別向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提交訴狀,目前相關起訴已立案百余件,要求今日頭條立即停止對涉案作品提供在線傳播,并就涉案作品索賠經濟損失百萬級。
在4月26日舉行的網絡版權保護大會上,包括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在內的數十家主流媒體單位共同發起成立中國新聞媒體版權保護聯盟。中國搜索總裁周錫生在宣讀版權聯盟成立時表示,新聞作品是新聞媒體的核心資源和寶貴資產,先授權、后使用,先授權、后傳播,是新聞傳播的基本底線,也是版權使用的基本原則。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張百新也表示,新聞版權保護事業關系到新聞從業者的切身利益,事關新聞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騰訊、搜狐一前一后起訴今日頭條,均涉及今日頭條涉嫌抓取騰訊和搜狐所屬版權的資訊內容。這已經不是今日頭條第一次陷入版權侵權漩渦。
去年11月,鳳凰新聞就以今日頭條惡意劫持鳳凰新聞客戶端流量,向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今日頭條立即停止有違基本商業道德的惡意不正當競爭行為,并賠償經濟損失2000萬。
不止于此。自2013年起,包括新京報網、《廣州日報》、《長沙晚報》、《楚天都市報》等各類媒體都曾發出“法庭見”的聲音。
作為資訊聚合類APP,今日頭條自稱新聞的搬運工,但版權問題始終是繞不開的“坎兒”。有關法律和業內人士的觀點認為,未經允許大量抓取其他網站新聞的做法涉嫌侵權和剽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