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痛斥“野蠻人”為“妖精、害人精”,到公開向“對散戶扒皮吸血的資本大鱷”亮劍,上任一年多來,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的每次公開講話均指向明確,對市場上存在的種種亂象形成巨大震懾力。
4月8日,劉士余再次對有分紅能力卻長年一毛不拔的“鐵公雞”開刀,稱上市公司不給股東現金分紅,對這家公司的股票買賣就變成“擊鼓傳花”的投機游戲。劉士余同時表示,證監會高度關注現金分紅問題,對于“鐵公雞”不會放任不管,會有相應的“硬措施”。
長期以來,A股市場的低現金分紅特征一直飽受市場詬病,近年來通過一系列監管政策助推,上市公司整體的分紅意愿、分紅穩定性都有了相應的提高和改善。但總體看,A股上市公司的整體分紅率仍明顯低于國際水平。與此同時,我國市場上也還存在一些顯著缺乏回報意識、甚至對政策要求也無動于衷的“鐵公雞”,上市數年無論盈虧從未分紅。
那么,“自1994年上市以來,至今沒有分紅”——劉士余口中的“鐵公雞”會是哪些企業呢?A股市場當前的現金分紅概況如何?針對這些“鐵公雞”,監管層可能采取的“硬措施”有哪些呢?《投資者報》本期封面報道擬帶您一探究竟。
32家公司“一毛不拔”
《投資者報》研究員調取Wind資訊數據,對A股設立以來滬深兩市個股現金分紅情況進行了全面統計。
結果發現,2011年前上市的公司中,共有32只個股自上市之后從未實施過現金分紅。尤其是其中的23家公司,上市時間已經超過20年。最早的如金杯汽車(600609,股吧)和中毅達(600610,股吧)1992年已經上市,這也意味著兩家公司的持續未分紅時間已經超過24年。
緊隨其后,在1993年上市的金圓股份(000546,股吧)、*ST紫學也已經23年從未分紅。另外,1996年上市的萬方發展(000638,股吧)、運盛醫療(600767,股吧)、祥龍電業(600769,股吧)、通策醫療(600763,股吧)、園城黃金(600766,股吧)、天海投資(600751,股吧)、中茵股份(600745,股吧)、S*ST前鋒、英特集團(000411,股吧)、*ST寶實、平潭發展(000592,股吧)、大晟文化等多只個股,未分紅時間超過20年。
這其中,1994年上市的公司僅有中國天楹(000035,股吧)一家。根據公司資料,中國天楹前身為中科健,曾是在深交所上市的第一家高科技公司,也曾被譽為“國產手機第一品牌”。但在其上市的前10年間,從未給投資者分紅。
自2003年起,中科健營收及凈利潤同比增長開始出現大幅下滑。此后,公司因業績起伏不定,多次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公司也先后經歷兩次破產重組。
直至2014年6月,中科健在完成并購重組后變更為中國天楹股份有限公司,主業也從機械設備及零配件的進口業務、電子信息、高新材料、開發及銷售數字移動電話機,變更為BOO、BOT方式投資、建設和運營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研發、生產、銷售垃圾焚燒發電及環保成套設備。
隨著近年來國家對環保要求的不斷升級,轉型環保行業的中國天楹股價表現強勢,營收及凈利潤同比均保持高速增長。在2013年至2015年3年間,該公司持續盈利,每股未分配利潤分別為0.71元、0.50元、0.82元,但盈利后的中國天楹仍未實施分紅措施。
今年4月16日,中國天楹又發布2016年年報,稱公司年內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12 億元,基本每股收益為0.17元,但其分紅預案仍顯示“不分配”。
上市20多年間,無論主業興衰、業績盈虧,該公司始終堅持不派發一分錢紅利,吝嗇程度可見一斑。
別看“鐵公雞”們分紅并不給力,但圈起錢來卻毫不含糊。
據記者統計,前述32家數十年從不分紅的上市公司,只有中毅達、*ST東海A和漢王科技(002362,股吧)等幾家公司未實施過配股或者增發等直接融資措施,其余絕大多數公司在上市后都繼續設法圈錢。其中中科健在上市后,先后實施了6次直接融資,融資金額為31.18億元,而天海投資、德展健康的增發凈融資額都高達百億。
而諸如萬方發展、運盛醫療、*ST金宇、ST山水等公司,雖然數據顯示其再融資金額為零,但據記者統計,此類公司也曾多次籌劃增發,但均以失敗告終。這4家公司增發失敗次數都達到甚至超過了4次。
“只進不出”為哪般?
劉士余指出,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是回報投資者的基本方式,是股份公司制度的應有之意,也是股票內在價格的源泉,監管層也一直在積極引導和鼓勵上市公司分紅。但為什么有些公司就是不肯分紅呢?
據記者統計,除了上述32家自上市起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外,自2007年至2016年十年間,滬深兩市共有207家上市公司連續10年未實施過現金分紅。其中滬市120家、深市主板85家、中小板2家。
短期看,在2012年至2016年區間內,持續5年未實施過現金分紅的A股公司有304家,其中包括161家滬市上市公司,123家深市主板公司,19家中小板公司,以及1家創業板公司。
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前絕大多數上市公司不分紅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業績不佳。
以金杯汽車為例,該公司上市24年從未有過現金分紅。對于不分紅的理由,金杯汽車曾在年報中表示,公司希望根據監管要求分紅,但由于業績差,故而沒有分紅。業內人士判斷,該公司不分紅的真實原因的確與持續虧損有關。
2001年至今,金杯汽車有8年未能逃脫虧損,且從2001年開始,其股票名稱不斷在*ST金杯、ST金杯以及金杯汽車之間切換,其業績已陷入“無法自救”的地步,常年依靠政府補助才得以保殼。2016年,在扣除了政府近2億元的補貼后,金杯汽車實際虧損仍高達4.24億元。在此情況下,現金分紅更是無從談起。
中小板公司中核鈦白(002145,股吧)和漢王科技的情形與此相似,兩家公司自2007年至今未分紅。記者查閱兩家公司的財務數據發現,這兩家公司自上市后一直處于虧損和微利狀態,近幾年雖有盈利,但未分配利潤也一直為負。
創業板中,最近3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的公司除了向日葵(300111,股吧),還有朗瑪信息(300288,股吧)、科新機電(300092,股吧)、迪威視訊(300167,股吧)、力源信息(300184,股吧)、星星科技(300256,股吧)和華燦光電(300323,股吧)等幾家公司。
根據這些公司的財務數據,向日葵、星星科技等幾家是最近幾年間的未分配利潤一直為負,星星科技到2016年年報才開始轉為正值,而科新機電、華燦光電、迪威視訊則是三年間有一至兩年出現了業績虧損。
除此之外,有分紅能力但不愿意分紅的公司也不少,比如朗瑪信息。此前的2013~2015年三年間,朗瑪信息每年凈利潤基本在5000萬~9000萬元之間,每股未分配利潤分別為1.6元、1.8元和0.9元,但均未向投資者做過現金分紅。
針對有分紅能力卻不愿積極分紅的公司,業內人士指出,除了主觀上重融資、輕回報因素外,無正當理由不分紅極有可能涉及財務造假。因為連續穩定的現金分紅往往是上市公司財務和經營狀況穩定的表現,而上市公司長期無正當理由不分紅,或許是財務數據造假、內部人控制的信號。
此前A股市場上炒作概念之風盛行多年,市場激勵機制的扭曲也導致一些有分紅能力的公司缺乏分紅動力。
有市場人士分析,現金分紅需要拿出真金白銀,會觸動上市公司利益。但在前些年,上市公司即使積極進行現金分紅,也未必會在市場上得到估值認可,反而是一些不分紅的公司通過資產重組、資金注入等概念被輪番炒作。因此部分上市公司寧愿做高公司凈利潤,讓公司看起來更有價值,從而引發市場的追逐,也不愿意積極分紅。
或掛鉤再融資
在業內人士看來,監管層近期反復強調現金分紅,對推出重磅分紅方案的中國神華高度贊賞,本質上是為了加大分紅力度,政策意圖明顯。
事實上,梳理近十年的相關監管規則可以看到,歷屆證監會主席對上市公司現金分紅事項的態度高度一致,即鼓勵上市公司通過分紅回報投資者,促進市場長期投資氛圍的形成。
早在2008年,證監會便推出了“分紅新政”,要求“最近三年以現金或股票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于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2013年上交所發布《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指引》,要求現金分紅比例低于30%的上市公司履行更嚴格的信息披露義務;2015年8月31日,證監會等多部委聯合發布通知,鼓勵上市公司分紅。
通過推動這一系列監管政策,近年來A股上市公司整體的分紅意愿、分紅穩定性都有了相應的提高和改善。
數據顯示,2015年A股市場整體股息率為1.44%,2010年度這一數據僅為0.55%。截至今年4月7日,滬深兩市共有1122家上市公司發布2016年分紅預案,有113家股息率高于2%,193家在1%-2%之間,2016年A股市場年度股息率預計為1.66%。
A股分紅的另一特征是現金分紅比例高的多為國企。2015年上證央企成份指數年度股息率高達3.14%,上證國企成份指數為2.85%。
今年“兩會”期間,國資委主任肖亞慶也提出,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要建立完善分紅機制,要做切實的分紅方案。隨后中國神華推出了重磅高股息方案,有效地提振市場,業內預計國企分紅仍會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出臺“硬措施”,對不分紅的“鐵公雞”嚴肅處理,是劉士余講話的又一要點。那么,當前監管層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呢?
據業內人士預計,新的“硬措施”可能是通過強制措施將現金分紅與定增等掛鉤。
3月31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在回應“鐵公雞”問題時曾表示,證監會將通過約談、專項檢查等方式督促上市公司落實現金分紅承諾。同時,“在對公開發行證券設置現金分紅條件的基礎上,研究對非公開發行股票設置現金分紅條件,強化監管約束。”
關注高分紅的投資機會
一般來說,一家公司的股息率越高,說明企業的盈利狀況越經得起考驗。從價值投資的角度考慮,高股息率股票理應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近一兩年來,隨著監管導向的轉變,A股市場回歸價值投資的跡象愈發清晰,股息率也成為投資者遴選個股時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參考指標。
作為A股市場價值投資的標桿,貴州茅臺(600519,股吧)奉行高額現金分紅回報策略,并一次次刷新中國資本市場最高分紅紀錄。
4月14日晚間,貴州茅臺(600519,股吧)公布2016年年報,公司擬以2016年年末總股本12.56億為基數,對公司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67元,共分配利潤85億元,剩余541億元留待以后年度分配。
據統計,貴州茅臺上市16年來無間斷分紅,累計(含2016年年報預計分紅)分紅總額超過436億元,每股累計紅利高達42.2元。其間還有過四次送(轉)股,股本擴張4倍,卻沒有進行過一次再融資,堪稱有良心的上市公司。
對于貴州茅臺這樣質地優良的上市公司,市場也給出了高溢價,自2001年上市以來,貴州茅臺漲幅超過7800%。
事實上,A股市場上像貴州茅臺這樣堅持每年分紅的上市公司并不少見,如萬科、格力電器(000651,股吧)、雙匯發展(000895,股吧)、美的集團、上汽集團(600104,股吧)等,都越來越受到市場認可。
據統計,2011~2015年度,有119家上市企業年均股息率超過2%,其中5年平均股息率超過5%的有8家上市企業,分別為格力電器8.5%、大秦鐵路(601006,股吧)7%、中恒集團(600252,股吧)6.2%、工商銀行5.5%、雙良節能(600481,股吧)5.42%、中國銀行5.35%、內蒙華電(600863,股吧)5.16%、雙匯發展5.16%。
從行業角度來看,2015年股息居前五的行業分別是銀行、家電、采掘、鋼鐵和汽車,分別是4.44%、2.29%、2.00%、1.90%和1.89%。另有14個申萬行業的股息率在1%以下,排名居末五的分別為國防軍工、傳媒、計算機、綜合和電子,分別為0.25%、0.29%、0.31%、0.33%和0.34%。
平安證券認為,根據現有政策,一方面,個人持股期限超過1年可免征股息紅利的所得稅,鼓勵個人投資者長期持股;另一方面,現金分紅的上市公司一直以來受到險資等長線和偏好穩定現金流資金的青睞。在舉牌受限和存量流動性寬松的權衡下,更多的有現金分紅的權益類資產會吸引長線資金逐漸進入市場。
因此,在當前分紅政策的推動以及2016-2017年企業盈利的持續改善下,建議關注高分紅的投資機會,即國企板塊和有持續分紅且盈利改善的行業板塊,如家電、汽車和周期性板塊的龍頭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