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現場査獲偽造的各類國家機關印章38枚。
例行檢查牽扯出制假團伙
4月13日8時許,G60滬昆高速楓涇收費站執(zhí)勤民警在對一輛懸掛臨時車牌的入滬轎車進行檢查時,發(fā)現車主粘貼的這一副臨時車牌為假臨牌,進一步搜查發(fā)現,車上還有兩副臨牌也為偽造臨時號牌。經詢問,車主承認,假臨牌是從浙江臨安的一家汽車4S店購得。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定,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駕駛證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予以收繳,扣留該機動車,該車主也將被處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
據上海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在交通大整治期間,只要查到使用假臨牌的案件,都將追根溯源。
這些“假臨牌”是誰制作的?銷售的源頭在哪里?這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利益鏈條?
針對這條普通的線索,松江警方迅即組建多警種專案組,深入開展偵查。
根據上述車主供述,偵查員找到了浙江臨安的4S店,經偵查,專案組初步查明這張偽造的《臨時行駛車號牌》系該4S店一名銷售主管陳某以350元的價格從“上家”胡某處購得。專案組順藤摸瓜進一步開展工作。通過對線索的層層深挖,一個地跨滬、浙、湘三地,輻射全國多個省市,涉嫌偽造、買賣機動車臨時號牌的犯罪團伙浮出水面。
4月18日,經周密部署,專案組分別在上海市普陀區(qū)中山北路、嘉定區(qū)鶴旋路等地開展集中收網行動,一舉抓獲趙某、胡某在內的偽造、買賣臨時號牌犯罪團伙成員7人,現場查獲偽造的“滬、浙、蘇、皖、豫、川”等地機動車《臨時行駛車號牌》4萬余張,其中2萬余張為滬牌、機動車強制保險單1000余份、機動車登記證書309張、各類國家機關印章38枚、機動車行駛證56張、機動車駕駛證17張、道路運輸許可證52張、車輛購置稅完稅證明4張、組織機構代碼證10張、臨牌申請材料10份及電腦、打印機等一大批制假工具。
5月中旬,專案組又循線深挖,分別在上海、浙江、湖南多地將包括主犯陳某在內的11名犯罪嫌疑人一舉抓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