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舊稱紫禁城,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筑的精華,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故宮都是一個特別的存在。
最近,一位老人用自己的聲音,將紫禁城的瑰麗輝煌呈現在人們眼前。他就是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
單霽翔,或許你對這個名字一點也不熟悉,但正是這位老人,讓故宮文化發揚光大, 讓故宮成為真正的故宮博物院。
他是故宮的“看門人”
2012年初,單霽翔出任故宮博物院院長。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但他卻和一些新官大不一樣,上來就說:“我一把火也沒有。因為故宮的古建筑都是木結構,最怕火。”“好在我的名字里有“雨”,我準備好“水”了。”
單霽翔沒燒三把火,而是用自己一次又一次腳踏實地的行動,讓故宮綻放新的光彩。
作為故宮博物院“看門人”,他是少有的一一踏足故宮9000多間房舍的人,上任五年來光鞋子就走破了20多雙。
他甚至能準確地記得2001年故宮總文物的數量:1807558件(套),從百萬位精準到個位數:
經過如此細致的實地考察,單霽翔才敢因地制宜,提出對故宮最為有利的修繕和改進措施。
2013年,單霽翔上任5個月,故宮開始全面禁煙、收繳火種,不讓一個打火機進入故宮。不僅如此,他還下了規定:一片垃圾落地后,2分鐘內,必須有人清掃掉。
從前,故宮里供游客休息的座椅不足,只能坐在石頭上、屋檐下、御花園的欄桿上。但“讓觀眾更體面、有尊嚴地參觀故宮”,是單老時常掛在嘴邊的話。于是,他立刻決定增設休息座椅——要結實、坐著要舒服、要和周圍的環境相協調、椅面要便于清洗,椅子低下要便于清掃……這么多要求一列,最后做成的實木座椅一把要3500塊錢,但這樣昂貴的座椅,故宮竟做了1400把!
不僅如此,身為院長的他還用行動證明,保護故宮、服務游客從來不是嘴上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