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新區
過去,故宮的開放空間僅有30%,但2014年達到了52%,2015年達到65%,2016年已達76%……在單老的建議下,故宮很多從未開放的場地開始向公眾開放。
2014年,故宮內廷西部90年來首次開放:
2015年,四個新區正式開放。
2016年,神秘冰窖開放。
隨著嶄新園區的開放,人們也得以一窺故宮里的那些神秘真容。
單老曾驕傲地說:到了2025年,故宮“百年院慶”時,將開放85%的區域。
萌萌噠“文創”
而讓故宮徹底大熱了一把的,要數故宮博物院出品的萌萌的文化創意產品了!
為了將這些文創產品做好,單霽翔請來了很多文物專家對自己的設計團隊進行專業指導。
有一次,他去和負責文創產品的工作人員聊天,向當時的工作人員詢問火爆互聯網的朝珠耳機時說:“這都可以?”
工作人員說:“帶著朝珠耳機玩手機,有當皇帝的感覺。”單老說:“你們凈騙人,皇帝根本就沒有手機!”院長這么萌,難怪做出的創意產品都跟著萌了起來。
不過,最讓他感到自豪的,還是游客的認可。有一次,他在故宮溜達時,聽到有游客說:“以前總覺得紫禁城里的皇上,是正襟危坐的。現在才發現,原來‘朕也可以萌萌噠!’”
在單老的努力下,故宮已打破之前那個象征帝王威嚴的形象,變得更受百姓歡迎。原來我們的故宮,也可以這么可愛、這么萌……
令人不禁嘆服:原來這位“看門人”才是真正在故宮“修文物”的人啊!
他是最懂故宮的人
你可能會好奇,一個院長而已,單霽翔何必又當“看門人”、又當匠人?但他用經歷告訴所有人:他是最懂故宮的人。
其實,早在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前,單老就已和故宮結下了不解之緣。
這個從小在北京四合院里長大的男孩,對于四合院的格局情有獨鐘。而在他心中,故宮就像一個放大了的四合院,更像是一個放大了的家。
“一千二百座建筑,非常有序地排列開來,九千多間房屋,呈現出不同的文化景觀。當你游走在故宮里,會感受到春夏秋冬,每一天的早中晚都有不同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