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翔和徐先生的改變是否與之相關(guān)?
馬量主任表示,影視作品里的劇情,更多的是藝術(shù)加工,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jù)證明。美國科學家的研究,他也曾看到過,但該觀點目前仍未獲得主流醫(yī)學界的認可,在他看來,“換心人”的性格改變,更多的還是患者自身精神層面的改變。對大部分人而言,心臟移植是個大手術(shù),就像經(jīng)歷了生死考驗一樣。生活中,經(jīng)歷過生死者,性情多少都會發(fā)生改變。另一方面,從醫(yī)學的角度講,心臟移植患者術(shù)后,隨著心功能的好轉(zhuǎn),其機體的各個機能都會有所改善,不再容易疲勞。
小翔也認可馬主任的觀點,他說,移植前,他每堂課坐二三十分鐘就會難受,以至于他會聽不進老師講的內(nèi)容,成績自然不好。術(shù)后,這種不舒服的感覺消失了,每堂課他都能順利地聽完。體育課上,他也開始和同學們一起跑步,一起運動。
馬主任還表示,心臟并不像大腦那樣具有一般意義上的記憶功能,人的性格、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以及夢境等信息并不是記憶在心臟里,而是記憶在大腦中。由于心臟中并沒有記憶相關(guān)的信息,所以,供體無法通過心臟把信息直接“遺傳”給受體。另外,分子生物學告訴我們,遺傳信息存儲在DNA之中,心臟無法直接合成DNA,心臟并不具有一般意義上的遺傳功能,那么,供體的信息也無法通過心臟直接遺傳給受體。
關(guān)于小翔姐姐認為小翔變聰明的看法,馬主任認為,主要還是與小翔學習成績的提高有關(guān),但他成績的提高更多的還是與他機體功能的改善——比如上課注意力更集中、學習效率更高等這些因素有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