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還不滿15周歲的小翔在浙大一院接受了心臟移植手術。“當時,他的心功能非常差了,藥物已無法維持心臟正常運作,如果再不手術,心臟隨時有停跳的可能。”馬主任說。
術后,小翔休學一年,但這一年小翔發生了巨變,就連他自己也感受到了這種改變,“一個是生理上的,一個是心理上的。手術出院后,我立馬就感覺整個人輕松了很多,一種從沒有過的輕松,這種輕松的感覺讓我感受到了生活還是美好的,我的人生也充滿了可能。”
在家人眼中,他變得乖巧、懂事,不再暴躁、任性。更讓家人意外的是,休學一年,再次走進校園時,小翔變成了“學霸”,每次考試均名列前茅。“手術前,我的成績在班里算是中下游,班里42個同學,我差不多排二十八九名。”小翔說,中考那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當地一所重點高中。
“說實話,他考上重點高中,我們都非常意外。畢竟,他從小身體就不好,大家都不會給他太大壓力,對他的學習成績也沒有要求。”小翔的姐姐說,“我們都覺得移植之后,他變得聰明了。”
39歲男子接受心腎聯合移植
術后判若兩人
徐先生(化名),45歲,他是現場唯一一位接受心腎聯合移植的患者,他是在查出尿毒癥兩年后,患上擴張性心肌病的,由于尿毒癥影響,他心功能減退的速度比一般的擴張性心肌病患者要快得多。
“那段時間真的很難熬,每一次呼吸都很困難,晚上只能坐著睡,根本躺不下去;口渴的時候不能喝水,哪怕是喝一丁點,整個人立馬就腫起來了。”徐先生說,為此他萌生了輕生的念頭。
2011年8月31日,徐先生39歲,用他自己的話說,這一天,他浴火重生。“當時,我對心臟移植并不了解,完全是抱著賭一把的心理去的。”徐先生說,手術的順利讓他對生活有了新的認識,移植后前兩年,他聽到身邊人對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你變了。”就連他的妻子都說他簡直判若兩人。然而,徐先生很樂意聽到這句話,因為,他喜歡自己的這種改變。
“我覺得心臟移植對我人生而言,是一種很大的激勵。”徐先生說,以前,他每天就是混日子,過一天算一天,從沒想過自己要干什么,生活完全沒有目標,還抽煙、喝酒、熬夜,壞毛病一大堆。移植后,他意識到生命可以很短,短到你做不完一件事;生命也可以很長,長到你每天有忙不完的事,而活著就應該好好活,去實現一個個目標,他要成為兒子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