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近國華人壽大幅減持A股股票的動向來看,“償二代”監(jiān)管體系的正式實施確實給公司帶來了資金壓力,補充資本金的要求迅速上升
高收益產品面臨兌付壓力
從天茂集團的半年報可以看出,其控股的國華人壽對其利潤增長的貢獻功勞不小。在上半年保險業(yè)普遍盈利減弱的背景下,國華人壽凈利實現了逆市上揚,歸屬上市公司的利潤達3.8億元。
不過,面對“償二代”實施,以及在A股持股的浮虧,國華人壽資本金也開始吃緊。天茂集團公告稱,將對國華人壽加碼增資至 48.45億元,與此前計劃相比增加近 5億元。
“從最近國華人壽大幅減持 A股股票的動向來看,‘償二代’監(jiān)管體系的正式實施確實給公司帶來了資金壓力,補充資本金的要求迅速上升。”某上市險企山東相關負責人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除了監(jiān)管層面的因素,資金壓力也來自于高成本資金蜂擁進入 A股之后遭遇股災而出現的浮虧。
獲大股東增資 48.45億元
天茂集團近日披露的半年度業(yè)績預告顯示,公司上半年預計實現盈利 8.2億-8.4億元,同比增長 2259.37%-2312.04%。對于報告期內業(yè)績大幅增長的原因,天茂集團表示,主要是因為自今年 3月 16日起,將國華人壽納入合并報表。依據公告,3月 16日-6月 30日期間,國華人壽實現凈利潤約 7.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約 3.8億元。
不過,業(yè)務規(guī)模快速發(fā)展的背后是國華人壽資本金吃緊的包袱。天茂集團表示,考慮到今年 1月 1日起保險行業(yè)“償二代”監(jiān)管體系正式實施,公司控股子公司國華人壽補充資本金的需求較為迫切。
2015年以來,天茂集團通過兩次非公開發(fā)行股票募集資金,收購國華人壽與安盛天平保險股權。天茂集團今年 3月 11日披露的非公開發(fā)行股票預案公告顯示,天茂集團擬以 6.79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fā)行不超過 13.99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 95億元,將投入不超過 47.68億元資金收購安盛天平保險 40.75%股權、43.86億元對國華人壽進行增資,剩余的 3.46億元將用于償還銀行貸款。
不過,天茂集團最新消息稱將調整募集資金規(guī)模。根據 7月 9日天茂集團的調整公告,此次非公開發(fā)行的股票調整為擬 6. 94元/股,非公開發(fā)行不超過 6 . 98億股,募集資金數額及用途變更為:總額不超過 48.45億元,扣除發(fā)行費用后將僅用于對國華人壽進行增資。如果此次其他股東同比例增資國華人壽,合計增資將達到百億元。
對于預案調整的原因,天茂集團解釋,根據保監(jiān)會要求和收購需要,公司與法國安盛保險就收購完成后雙方應簽署的新《合資協(xié)議》及安盛天平保險新的《公司章程》相關條款進行溝通談判,因涉及事項較多,決策流程較長,預計雙方在短期內難以完全達成一致。
資本金壓力驟增
除了控股股東增資救火,國華人壽近日還在 A股拋售了部分去年股災前后購入的有研新材(600206)股票。“去年連續(xù)舉牌之后,遭遇新政策約束及 A股市場動蕩,投資浮虧以及高企的資金成本倒逼國華人壽不得不采取措施。”海通證券高級策略分析師對導報記者分析稱。
根據有研新材 8日公告,公司收到股東國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通知,國華人壽于 2016年 6月 15日至 2016年 7月 7日期間通過二級市場交易的方式減持所持公司股份 210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2.51001%,國華人壽減持的股份為其通過二級市場購入公司的股份。
去年有私募人士已對導報記者分析表示,“實際上國華人壽舉牌目的偏重于財務投資,當浮盈率變成真正的收益才會考慮退出。”
導報記者注意到,國華人壽控股有研新材分為兩步,第一次為 2015年 5月 8日有研新材公告,國華人壽以 15.95元/股的價格受讓公司股份 23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2.74%。此后,國華人壽于 2015年 6月 1日-30日,通過二級市場減持了 1800萬股。根據 6月 1日-30日有研新材均價 22.30元來計算,國華人壽當時獲利約為 1.14億元。
此后,2015年 7月 1日-6日,國華人壽通過二級市場增持有研新材股份 38萬股。 2015年7月 8日公司公告,國華人壽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份 5763萬股,增持完成后,持股比例達到 7.51%,構成舉牌。
導報記者根據其幾次增、減持時段內的股票均價計算,此次減持后,國華人壽在有研新材共獲利約 2.78億元。
事實上,國華人壽舉牌的 6家 A股上市公司中,至少有 3家浮虧,且浮虧比例在 20%以上。
根據公開資料,國華人壽分兩次購入新世界5318萬股,躍居公司第二大股東,兩次增持均價為 19.26元/股。截至上周末(7月 15日),新世界股價為 12.19元/股,目前浮虧約為 36.7%,約 3.76億元。
同樣是通過兩次閃電增持的華鑫股份,共消耗國華人壽資金 7.4億元,增持均約為 14.11元/股,相對于上周末收盤價 10.53元,縮水25.37%,約浮虧 1.88億元。
此外,國華人壽在去年 8月份買入的東湖高新持股均價約為 10. 25元 /股,根據上周末8 .06的收盤價,目前縮水 21. 4%,約浮虧 1 . 04億元。而國華人壽持股比例最高的天宸股份則處于微利狀態(tài),按照國農科技停牌前價格,約浮盈0.66億元。
根據上述統(tǒng)計數據計算,國華人壽舉牌的 6家上市公司目前共浮虧約 3.24億元。
導報記者還了解到,最近幾年國華人壽官網的萬能險產品年結算利率在 3.55%-6.99%之間,其中超過 6%的高收益產品普遍集中在 2014年、2015年發(fā)行。
“國華人壽連續(xù)舉牌動用資金存續(xù)期限尚不能精確區(qū)分計算,但險企一年期的產品斷供已成事實,產品將陸續(xù)面臨兌付問題,結合目前投資浮虧的情況,其資金壓力不容小覷。”上述海通證券分析師對導報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