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人士認為,規范互聯網保險,防范風險固然重要,但更要在深刻理解基礎上,扶持、促進和推動互聯網保險的發展。和很多互聯網新金融不一樣,保險是傳統金融產業,監管規則覆蓋很全,要根據新業態的特點進行松綁、減負、降壓,尋找適合互聯網保險發展的新規則。而互聯網保險的發展增速高于保險業整體增速,引起各路資金的關注,這反映在互聯網保險合作和展業方面,則是保險機構對于不同領域資源的探索和爭搶。
泰康在線人士表示,“互聯網+”不斷滲透到傳統保險行業,并極大地影響和改變了傳統保險企業的組織經營方式,不斷催生出新的商業機會和商業模式?;ヂ摼W保險從最開始的雛形發展到近幾年場景化應用,增長率已經遠超行業增長率。隨著時代的演進尤其是互聯網、智能設備等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與普及,新技術不斷驅動保險業態的創新。當前階段,互聯網保險行業競爭的是互聯網各生態跨界融合的創新速度、整體服務能力、資源整合能力的較量。
就目前效果看,醫療、健康、養老等相關主題成為互聯網保險破局“產融結合”的切入點。中國平安、泰康在線等多家保險公司或平臺類機構均在尋求自建“生態體系”或通過合作開展布局的可能。泰康在線總經理兼CEO王道南日前表示,泰康在線正布局“互聯網+大健康”戰略,搭建互聯網保險健康生態體系。在互聯網醫療和互聯網保險共生共贏的體系中,保險完全可以作為高效的支付方式,無縫連接服務端和消費者是保險涉足健康產業最大的優勢。
動脈網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互聯網醫療+保險”合作將帶來下一輪產業高速成長,健康險未來將以“保險保單+醫療健康服務”作為發展模式,提升未來新單增速和新單結構改善預期,并依托“健康中國”國家戰略,形成下一輪互聯網醫療、創新醫療企業與保險合作的高潮。該報告認為,以美國的商業健康保險公司為參照系,國內目前在保險產品設計方面依然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隨著醫改工作的推進,從2012年到現在,政府不斷的拋出利好“信號”,互聯網醫療、創新醫療企業與保險合作的障礙也越來越少。未來,可考慮與互聯網保險公司在互聯網醫療(含垂直人群、細分病種等)、醫療機構、智能可穿戴設備等方面加強合作。
在此背景下,互聯網保險的展業細節還有待打磨。高立智表示,互聯網保險發展趨勢必然是商業模式多元化。航空延誤險、航意險等產品在承保端和理賠端都較容易互聯網化,而車險、健康險等產品在服務端很難互聯網化,需要探索新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