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來,中方縣財政局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財政工作會議精神和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分析當前形勢,制定了強化“四種意識”、深化各項改革、轉變工作作風三項舉措,財政管理得到進一步加強,為實現“十三五”精彩開局提供堅強有力保障。
第一,提高認識,努力形成“四種意識”。
強化財政干部“四種意識”,為實現全年財政增收目標提供思想保障。一是樹牢五大發展理念。通過學習,將五大發展理念融入財政干部思想深處、貫穿于財政工作的全過程,更加全面謀劃、更加主動擔當、更加積極作為,扎實做好財政各項工作。二是強化大局意識。摒除局部利益、小團體利益思想,站在全縣高度,著眼長遠謀劃財政工作,最大限度發揮財政穩增長、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作用。三是強化責任意識。將縣委確定的今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地方財政收入分別增長12%和8%的目標任務,作為政治責任始終扛在肩上,抓好落實。加大新興財源建設力度,大力發展工業、三產和旅游業,促成產業項目落地;向上積極爭取政策和項目資金,實現上級轉移支付的增長;下到鄉鎮和執收部門,將非稅收入增長點明確到具體項目,提高征管工作人員積極性,對土地出讓收入進行查漏,做到依法征收,應收盡收,保質保量完成征收目標任務。四是強化民生保障意識。堅持守住民生底線、補齊民生短板、突出民生重點思想,加大民生資金的調撥力度,完善民生資金監管機制,優化存量擠出更多資金用于改善民生,整合涉農資金用于扶貧攻堅全面小康,使用結余結轉資金開展美麗鄉村.幸福家園建設工程。
第二,精準發力,深化財政各項改革。
大力推進財政改革,破除財政收支矛盾,為全縣推進結構性改革提供資金保障。一是繼續實施全口徑預算改革,統一財力調配。政府性基金預算和社保基金預算往一般公共財政預算調撥。二是推進公開工作。實行負面清單制,進一步擴大預算信息公開面,將四本預算、部門預算和“三公”經費在縣政府門戶網站上進行公開,啟動專項資金分配、政府采購、財政資金整合、績效評價和政府性債務等信息公開工作。三是加強預算績效評價,全面引進第三方績效評價,加強會計事務所培訓,引入競爭機制,強化成果運用。四是擴大政府購買服務范圍,在公共服務領域引入競爭機制,向社會購買服務,減輕財政資金壓力、降低運行成本。五是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對經投公司、鄉鎮水廠水庫、糧食局糧油公司國資企業監管力度。六是加強資金整合統籌使用。認真落實國發〔2015〕35號文件精神,推進統籌各類資金整合、盤活用好結轉結余資金、加快預算資金下達執行。七是推進鄉鎮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啟動鄉鎮國庫集中支付系統,加強跟蹤指導,及時解決問題,確保高效運行。八是加強內部控制。啟用金財系統,管控好財政資金。加強工程管理,進行資金來源審,防治盲目上項目,造成政府性債務。另外,建立健全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試編財政三年中期規劃。
第三,轉變作風,提升干部履職能力。
規范權利,加強制衡,突出增強財政干部適應新常態的履職能力。一是勤學習抓創新,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強國家財政政策和制度的學習,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把黨紀規矩挺在法律前面。以時不待我的緊迫感,學習財政業務和改革發展政策。二是講服務重效率,適應作風新常態。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主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主動服務人民群眾,主動服務預算單位,切實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進一步強化馬上就辦的服務意識。抓執行,重落實,提高財政干部的執行力。三是守紀律講規矩,適應從嚴治黨的新常態。發揮財政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抓好黨員干部守規矩工作,始終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狠抓廉政建設工作不松懈,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完善財政部門反腐倡廉長效機制。開展財務管理不規范和村級財務管理不規范專項整治,進行“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整治,強化資金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