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六月下旬,上市公司中報披露進入倒計時。目前滬深兩市共有上千家公司發布了2016年中報業績預告,近七成公司預喜,其中有23家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0倍,引發了市場的關注。
23家公司凈利潤預增超10倍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昨日,滬深兩市共有1027家上市公司發布了2016年中報業績預告,其中有686家公司業績預喜,占比達66.8%。值得關注的是在這些業績預喜的公司中,6月份以來有393只個股跑贏上證指數[0.94%]。
以“預告凈利潤最大變動幅度”這一指標排序可知,共有202家公司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等于或超過100%。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23家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0倍,引發了市場資金的廣泛關注。這23家公司分別是神州長城(000018)、世紀游輪[2.35%資金研報](002558)、正邦科技[0.38%資金研報](002157)、雛鷹農牧[2.47%資金研報](002477)、雷柏科技[6.61%資金研報](002577)、華宏科技[3.13%資金研報](002645)、信隆實業[5.99%資金研報](002105)、廣宇集團[1.65%資金研報](002133)、景興紙業[2.49%資金研報](002067)、華聯控股[1.01%資金研報](000036)、多氟多[0.54%資金研報](002407)、新光圓成(002147)、海能達[6.89%資金研報](002583)、牧原股份(002714)、美麗生態(000010)、麥達數字(002137)、漢王科技[6.30%資金研報](002362)、齊星鐵塔[-0.44%資金研報](002359)、天齊鋰業[-0.89%資金研報](002466)、太陽能(000591)、臺海核電(002366)、江粉磁材[1.03%資金研報](002600)、亞夏汽車[1.74%資金研報](002607).
其中,預計中期凈利潤預增幅度排前三位的公司是神州長城、世紀游輪、正邦科技,凈利潤同比增幅分別為36248.54%、31951.28%、9431.95%。
整體來看,預喜的公司多集中在中小創板塊內,截至目前,中小板全部上市公司已公告了半年業績預告,整體凈利潤增速為28%,增速較2015年有較為明顯提升。具體行業方面,農林牧漁、汽車、計算機、電子、建筑材料、化工、電氣設備、房地產、機械、通信同比增速均超30%。
并購重組系業績大增利器
《投資快報》記者發現,上市公司業績大幅增長的原因多是重大資產重組后標的公司業績納入合并報表范圍,如華宏科技、美麗生態、麥達數字和江粉磁材等。
神州長城預計凈利潤增長的幅度最大,預計今年上半年累計凈利潤為1.9億元至2.2億元,同比增幅高達36249.96%。神州長城的管理層在解釋業績大幅變動的原因時提及“2015年下半年神州長城完成了重大資產重組,公司資產質量和經營狀況較以前發生根本改觀,盈利能力大幅提高,公司各項業務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其次,世紀游輪預計凈利潤增長的幅度位居第二。公司預計2016年1~6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變動區間為35800萬~37500萬元,相比其去年同期的117萬元,同比增長30498.29% ~ 31951.28%。對于如此高的業績增長,世紀游輪說明稱,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方案已于2016年4月開始實施,游輪業務從上市公司置出,巨人網絡成為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因此業績變動幅度巨大。
緊跟其后的便是兩家農林牧漁行業的公司——正邦科技和雛鷹農牧,業績同比增長分別為94倍和86倍。其中,增長的最大因素就是生豬養殖行情回暖,帶動了生豬銷量和售價均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業績也因此發生巨大變化。除此之外,受此帶動的還有牧原股份,業績同比增長20倍。
實際上,縱觀業績預喜的公司,并購重組都是業績大增的一把有力武器。此外,通過出售所持有別家上市公司股份,也是增厚業績的一大因素,如景興紙業和華聯控股。
周期性行業成業績下滑重災區
幾家歡喜幾家愁,除了業績向好的公司,兩市業績報憂的公司目前達到289家。其中,預減、略減、首虧和續虧公司數目分別達到64家、80家、49家、96家。值得注意的是,四類業績報憂的公司中,業績續虧的公司家數最多。機械設備、化工、有色、煤炭、港口等板塊成為業績下滑的重災區。
下滑幅度最為嚴重的宏磊股份[0.00%資金研報](002647),今年中報預虧幅度達到-1974.03%~-1122.20%,對此,公司給出的解釋是“因國內經濟普遍放緩,持續低位運行,市場需求疲軟,行業競爭更趨激烈,影響了公司的經濟效益。”對于這樣的解釋,許多宏磊股份的投資者表示并不滿意,不少投資者十分擔憂,業績下滑的公司股票復牌之后的走勢,宏磊股份因資產重組原因自去年11月16日一直停牌至今。
排名后兩位的威華股份[-0.83%資金研報](002240)和衛士通[2.24%資金研報](002268)業績降幅同樣十分明顯,兩家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業績預減幅度分別達到-1335.23%和-1029.44%。威華股份表示,受調整增值稅退稅政策影響,公司相關產品原享受的退稅政策存在重大不確定性;處置子公司陽春威利邦將影響利潤-1600萬元左右;受中纖板市場低迷影響,產品競爭激烈,公司主要產品的售價同比有所下降。
此外,一些在一季報剛剛公告增長的上市公司,卻在今年的中報預告中迅速變臉。以一季報業績增長48.37%沃爾核材(001130)為例,公司在4月20日公告稱,預計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變動幅度為-80%至-90%。隨后沃爾核材的股價在4月下跌了11.49%,5月下跌7.44%,僅在本月小幅反彈1.53%。
面對上千份的業績預告,投資者往往都會關注半年報掘金行情。那么如何把握中報行情呢?機構認為,不妨從以下三條主線進行布局:
第一,一季報和中報預告雙增長的上市公司。統計顯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翻倍的共有507家上市公司,一季報疊加中報預告雙增長的上市公司卻是“大浪淘沙”,僅存24只,具體來看,包括天賜材料、滄州明珠、萬潤股份、天齊鋰業、國軒高科、新和成、寧波韻升、贛峰鋰業、新華都、勝利精密等。
第二,具備中報高送轉潛力的上市公司。中報高送轉潛力股包括云南鹽化、華宏科技、漢王科技等等。
第三,中報業績預增的低價股。業績大幅增長固然是好事,但是若能遇到業績增長亮眼,估值和股價又夠低的投資標的自然是再好不過。從目前的A股公司來看,山鷹紙業、龐大集團、海南航空等上市公司具備這樣的特征。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業績預增并不能成為判斷公司業績成長性的唯一標準,需要對個股進行精挑細選。投資者需要綜合考慮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主營業務景氣度提升,還是公司通過變賣資產實現表象增長,又或者只是有大筆財政獎勵來支持業績增長,這些都需要仔細甄別。
掘金點
正邦科技(002157)
預增幅度:9431.95%
正邦科技近日發布中期業績修正公告,上調中報業績區間至6-6.1億,原預計業績區間為4.5-5億,業績上調主要源于二季度豬價上漲、飼料銷量提速以及毛利率水平提升,估算養殖、飼料業務分別貢獻利潤約5.2億、0.8億。今年第二季度,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約3.7-3.8億,環比增長約64%。
5月,正邦科技銷售生豬27.09萬頭,環比下降1.90%;銷售收入4.80億元,環比增長21.66%。2016年1-5月,公司累計出欄生豬111.08萬頭,累計銷售收入16.67億元。生豬銷售量雖環比有所下滑,但期間肥豬和仔豬價格持續向上,5月生豬均價為20.96元/公斤,環比上漲4.38%,仔豬均價64.81元/公斤,環比上漲8.45%,且公司積極調整出欄結構,提高肥豬出欄占比,在銷量下滑的情況下仍然實現了銷售收入的大幅增長。
國泰君安預計正邦科技上半年生豬出欄約130-140萬頭,其中仔豬占比超過50%,估算頭均盈利約400元。
海能達(002583)
預增幅度:2133.35%
海能達主要從事對講機終端、集群系統等專業無線通信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2015年,海能達實現營收24.8億元,同比增長27.1%;實現凈利潤2.5億元,增長485.2%。年報披露,超過一半以上的營收來自于海外市場。海能達副總裁張鉅透露,今年第二季度,海能達的出口有望實現大幅增長。因此,可以預期出口的高速增長將為海能達帶來業績的高速增長。
據介紹,海能達在全球擁有1000多個經銷商,不僅將產品銷往120多個國家,而且在全球建立了1000多張專業無線通信網絡,為600多萬行業客戶提供無線通信解決方案。
公司日前在互動平臺上介紹稱,公司研發投入目前大部分投向未來寬帶產品的研發,預計年底或者明年就會有產品陸續發布。此外,目前公司經銷商銷售和大項目直銷的比例約為7:3,隨著公司市場地位和研發實力的不斷提升,公司獲得大項目的機會也越來越多,未來大項目直銷的比例將逐步提升。
太陽能(000591)
預增幅度:1478.54%
剛完成重組更名的太陽能4月19日公布了借殼上市后的首份成績單,2015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3億元,同比增長2.19%;實現利潤總額5.27億元,同比增長31.18%;實現凈利潤4.73億元,同比增長21.19%,每股收益0.65元,圓滿兌現了重組首年業績承諾。
太陽能同日還同時公布了2016年一季報,今年1-3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13億元,同比增長21.7%;凈利潤2894.46萬元,同比下降51.32%。對于報告期凈利潤的顯著下滑,公司表示,主要因部分線路送出檢修及部分電站受限電影響所致。此外公司還對2016年上半年業績進行了預告,預計1-6月實現凈利潤約2億元至3億元,較重組前飆升952.36%至1478.52%。
太陽能表示,在開發模式上注重自主、合作和收購的共同推進,確保完成年度開發任務,保持增量優勢。同時,加強運維管理,確保存量效益。總之,要確保完成公司上市股東承諾,實現凈利潤5.5億元的經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