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19日電(孫亞華)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6年會今日在北京舉行。本次論壇以“新五年規劃時期的中國”為主題,圍繞“十三五時期”的改革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善對外開放布局、創新驅動發展等一系列重大議題進行探討。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陳昌盛在接受新華網記者專訪時表示,互聯網金融盡管有很多不確定的風險,但是不能因噎廢食,一刀切式的遏制是粗放式的監管。
他表示,信息技術對金融業的提升和改造是一個非常值得肯定的趨勢,能有效的降低交易成本,提升金融資源配置的效率。但是同樣,要有效甄別出其中渾水摸魚的互聯網企業。他們打著高技術和普惠金融的旗號,卻在行非法集資之實。
而對于該如何進行監管方面,陳昌盛建議道,要進行穿透式和功能性監管。他解釋說:“所謂穿透式監管,指的是當資金進入市場時,我們要明確是自由資金還是帶杠桿的資金,以防金融市場的杠桿越加越高,從而加劇不穩定性。而功能監管指的是,無論是否是金融企業,只要在做某一種金融業務,就要對其進行監控,這要求監管可以有效識別。”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兩會答記者問時曾表示,隨著形勢的變化,需要改革和完善我們的金融監管體系,要實現全覆蓋,因為現在金融創新的產品很多,不能留下監管空白。
陳昌盛也表示,只有實現金融風險全覆蓋,中國就能有底氣來繼續推動傳統金融行業的互聯網化和互聯網金融的進一步發展。“所以,這要求我們得監管對互聯網金融不能一刀切式的禁止,也不能在沒有對金融風險全覆蓋的情況下盲目地去推動。”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