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呼和浩特3月17日消息,17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傳來消息,經過警方5個多月的摸排,轟動一時的“9·26”交通肇事逃逸案成功告破,4名涉案犯罪嫌疑人被抓獲。
2015年11月2日,中新網曾刊發《呼和浩特男子被撞身亡,家屬呼吁完善快速路配套設施》的報道。據被撞男子父親介紹,兒子張某29歲,在呼和浩特市金隅時代城附近一飯店做廚師。事發當晚正值中秋前夜,張某下班后騎電動車準備回家與家人過節。
當張某通過呼和浩特快速路中間的人行橫道時,被由西向東行駛的一輛汽車撞飛,頭重重地摔在快速路中間的護欄上,肇事司機駕車逃逸。事發后,120急救車將其送到武警醫院救治,9月28日11時30分左右,張某搶救無效死亡。
案發時,呼和浩特南二環快速路處于試通車階段,事發路段沒有監控設施,現場只留下一塊紅色汽車碎片,這也成為警方破案唯一有價值的線索。經鑒定,肇事車輛為一輛2006年至2009年生產的紫紅色現代牌“勝達”越野客車。
2016年2月,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管支隊向社會發布了《協查通告》,懸賞10萬元尋找目擊者或知情人。與此同時,交管部門抽調警力對呼和浩特此類車型以及汽修配件行業展開細致的調查和摸排,發現呼和浩特共有288輛可疑車輛。
2016年初,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新任局長李志斌聞知此案后高度重視,主持召開案情分析會,部署偵破方案,并將此案列為呼和浩特市公安局重點案件掛牌督辦、限期破案。
專案組成立后,警方一方面輾轉多地對288輛可疑車輛逐一進行排查,深入呼和浩特1165個汽修廠、28家調漆店、133個配件門市部進行摸排調查。同時,警方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手段,對11733名人員逐一進行排查研判,對33724條數據信息進行梳理甄別。
經過5個多月的調查走訪,呼和浩特5輛不配合警方調查車輛成為警方主攻調查的犯罪嫌疑車輛。
隨后,警方利用技術手段對這幾輛車的行駛軌跡進行排查,并通過科技手段以及地毯式摸排和數據比對,肇事車輛和肇事者及相關人員隨之浮出水面。
3月9日,肇事司機蘇某某、案發時坐在副駕駛的滿某某、案發后搭載肇事司機赴醫院探風的孫某某、案發后為肇事車輛進行維修但隱瞞情況的修理工王某某4人被警方抓獲歸案。
目前,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