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新聞弧度欄目今天(3月16日)下午獲悉,浙江律師袁裕來訴寧波市江東區(qū)文化廣播新聞出版局非法扣押港臺書籍一案,已由寧波市北侖區(qū)人民法院正式立案。此前弧度曾獨家核實,3月4日上午,公安機關和文化管理部門執(zhí)法人員一行五人前往袁裕來辦公室,將他網購卻未簽收快遞包裹的共計14本港臺出版書籍當場拆封并查扣,稱因配合調查其“涉嫌購買貯存非法出版物”。袁裕來認為上述查扣書籍行為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于3月7日向寧波市北侖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網購港臺圖書未收貨 包裹半道被查扣
據袁裕來講述,3月4日11時許他正在辦公室打電話,并未鎖門,突然有一行五人直接進屋。“我問身份,說是文化局的執(zhí)法人員,也有公安局的”,他說,來者均身著便裝,只有一人佩戴江東區(qū)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工作牌,其他人員并未出示工作證件,也未出示相應執(zhí)法依據,但要求拆封一件快遞包裹,“是我從淘寶的網上書店買的書,快遞是他們拎進來的,說查到了非法出版物,要拆我的包裹?!?/p>
執(zhí)法人員拆開包裹后,袁裕來拍下里面的書籍,他認為這些書籍沒有問題。來源:袁裕來
因阻攔未果,袁裕來的快遞包裹被對方拆開,他當場拍攝的照片顯示,這些圖書包括《影響世界的圣經100大事件》、《在資本主義帶來浩劫時聆聽馬克思》、《無敵——林肯不以任何人為敵人 創(chuàng)造了連政敵都同心效力的團隊》《夜——納粹集中營回憶錄》、《我想活得像個人》、《蔡英文繞不繞得過中華民國》等。最終,寧波市江東區(qū)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執(zhí)法人員將所有仍帶塑料封皮的全新書籍查扣,《先行登記保存證據通知書》稱,這是因“調查袁裕來涉嫌購買貯存非法出版物一案的需要”,14本書將以“異地原物”的方式被保存在該局。
執(zhí)法人員拆開包裹后,袁裕來拍下里面的書籍,他認為這些書籍沒有問題。來源:袁裕來
當天下午,搜狐新聞弧度欄目從江東區(qū)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執(zhí)法大隊證實這次執(zhí)法行動,工作人員確認現場查扣袁裕來網購的共計14本圖書,并透露“是公安叫我們一起過去,聯(lián)合行動”。而對被查扣的書籍是否屬于非法出版物,工作人員稱暫無定論,需“送到市里進行專業(yè)的鑒定”。
袁裕來對此表示不滿,認為上述人員查扣書籍的行為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程序嚴重違法,當即決定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起訴狀遞交一周 法院今日立案
起訴狀稱,在原告袁裕來包裹尚未打開之前,被告寧波市江東區(qū)文化廣播新聞出版局稱發(fā)現其中是非法出版物沒有事實依據,即使涉案書籍是非法出版物,因本案不具備強行檢查、搜查原告包裹的條件,原告并無危害國家安全也未涉嫌刑事犯罪,被告或公安民警非法檢查、強行拆封原告包裹取得的證據,也不能用來證明所訴行政行為的合法性。
他同時強調,“這些書是港臺出版社合法出版的,原告從淘寶網上的書店依法購買,網上書店都是有經營許可證的,單從書名來看,這幾本內容沒有問題,也不是所謂的禁書”,而被告在《先行登記保存證據通知書》中認定原告涉嫌“購買貯存非法出版物”時,也沒有明確什么法律規(guī)定了消費者購買所謂的禁書可以予以查處,為適用法律錯誤。
“本案涉及的問題特別重要,首先個人的信函和包裹如果能夠隨便檢查、強行拆封,人們就無法正常生產、生活,社會就會人人自危。其次,如果隨便將港臺書籍認定為非法出版物而不準在大陸民眾購買,兩岸的文化交流就無法正常,進而會影響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在起訴狀的結尾,袁裕來這樣寫道。
弧度了解到,擬好這份起訴狀后,袁裕來于3月7日當天向寧波市北侖區(qū)人民法院寄出同城快遞,運單信息顯示,收件方簽收時間為3月8日中午。寧波市北侖區(qū)人民法院立案庭工作人員告訴弧度,該庭最終收到袁裕來起訴狀是在3月9日。
按《行政訴訟法》規(guī)定,人民法院對當場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規(guī)定的起訴條件的案件,應當接收起訴狀,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書面憑證,并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今天下午,弧度再次致電寧波市北侖區(qū)人民法院立案庭后獲悉,法院已決定立案,袁裕來也確認于16時許接到法院通知。
而向寧波市江東區(qū)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執(zhí)法大隊詢問“非法出版物”的最終鑒定結果時,工作人員稱“已經送到市里了,還沒出結果,我們不能答復?!?/p>
本文來源:搜狐新聞弧度欄目(微信公眾號:hudunews)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