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佛山的黃先生稱,在一名姓潘的男子的介紹下,他以現金61.5萬元以及賒賬1300萬元的方式,從古董店“聚寶堂”買回200多件假古董。為此,他還被賣家告上法庭,要求支付賒下的貨款,他則認為對方涉嫌欺詐,反訴并要求對方返還61.5萬元并全數退回這些“古董”。雙方各執一詞,案件將于近日開庭審理。
>>買家
賒賬1300萬元購14批“古董”
今年1月26日,佛山的李女士收到一張來自法院的傳票。一名叫梁某容的女子將李女士及其丈夫黃先生、女兒告上法庭,要求他們支付1300萬元貨款以及同期利息29800元。對方持有黃先生所寫下的3張欠條。
黃先生說,這是他從一家名叫“聚寶堂”的古董店買下200多件古董后所欠的債,聚寶堂的經營者正是原告梁某容。2014年11月25日,他在聚寶堂買下第一批古董,總價為61.5萬元。此后,他先后又在聚寶堂購買了13批古董,梁某容讓他先拿走貨物,然后讓他寫下欠條并摁指紋確認。
李女士表示,她找專家鑒定,確認這些所謂的“古董”全是贗品。李女士目前已向警方報案,同時聘請律師提出反訴,要求對方返還61.5萬元,并退回全部的貨物。
>>“古董專家”:“從未給誰鑒定過什么東西”
黃先生說,他從2013年開始接觸古玩,其實缺乏基本的文物鑒定知識。他哥哥的朋友潘某是位古董專家,稱可與他一起去找北京的大型拍賣行將這些古董套現。
黃先生認為,潘某其實與聚寶堂的梁某容以及其丈夫楊某早就認識,一切都是事先設好的“局”。自己之所以一口氣買下那么多古董,就是因為潘某一直在給他“洗腦”。潘某表示,他之前并不認識聚寶堂的負責人梁某容,“我從未給誰鑒定過什么東西,只強調知識來不得半點水分。”
>>賣家:“買到假貨是他運氣不好”
聚寶堂的負責人梁某容否認與潘某認識。對于店鋪里貨品的進貨渠道,梁某容表示,進貨渠道并不確定,是她丈夫楊某“旅游時看到就買”,全國各地都有。
梁某容表示從沒保證過貨物一定是真品,“買到真貨是他運氣好,買到假貨就是運氣不好。我打開門做生意,他看實物來買貨,如果我是詐騙,他又怎么會買完一批又一批?”
梁某容表示,他們夫妻倆也曾覺得新進的一件貨物比較新,可能是假貨,并作過善意提醒,可黃先生一直認為是真品。 據《廣州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