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安徽黃山,張志健正在給前來捐款的市民介紹石貴珍的病情以及他此次騎行的 目的。組圖/受訪者提供
3月2日,安徽南陵,張志健搭建好帳篷打算在此過夜。
花垣縣人民醫院,石貴珍在接受治療。
3月13日下午,長沙賀龍體育場前坪廣場,張志健斜靠著自行車,旁邊放著“為愛騎行”的海報。自行車尾部的旗子已褪色,他為湘西尿毒癥女孩石貴珍騎行募捐的效果依舊不太理想。
16歲的尿毒癥女孩石貴珍父親早逝,母親改嫁,與妹妹跟著64歲的奶奶生活,每周要透析兩次。張志健從安徽騎行,經江西來到湖南。他計劃用18天假期騎行1600公里,幫女孩籌錢50萬換腎。然而,已走過13個城市,籌款不到2萬。張志健說,哪里都有需要幫助的人,離得太遠了,不熟悉的人會覺得募捐不靠譜。
13日,他找到“瀟湘幫幫團”,希望得到幫助。張志健說,12日剛到湖南就遇到兩個好心騎友,都愿意幫助石貴珍,還給他提供了一晚的住宿,“這是個好的開始”。
幫扶對象患了尿毒癥
初見張志健,他頭發凌亂,褲子被雨淋濕,略些狼狽。除了那筆直的身板,很難看出這是一名現役軍人。
沒聊幾句,手機響了,是他遠在安徽的妻子。從2月29日出發開始,妻子每天至少要打3個電話,問寒問暖。用探親假的時間騎行募捐,家人們也不太贊成,但拗不過張志健,只能表示支持,時時關注著他的行程。
親友的擔憂,張志健心中明了,但他實在很難放棄石貴珍。2012年,在愛心組織的幫助下,他結識了湘西花垣的這個貧困家庭,那時石貴珍還在上小學,家里唯一的收入就是靠奶奶的幾畝玉米地,張志健持續支助著這個愛笑的女孩。
然而,2015年9月,石貴珍面色越來越差,后經醫院診斷為尿毒癥。本就艱難的家庭越發難以支撐,石貴珍的身體越來越差,現在每周得做兩次透析,想要根治就只能找到匹配腎源后換腎。
先后在13個城市籌款
2月29日,張志健從安徽滁州出發,騎著自行車,先后經蕪湖、旌德、黃山多地,然后到江西的婺源、新余、南昌等地,沿途找人多的地方籌款募捐。3月12日下午,他由株洲醴陵進入湖南境內,此前,他先后在13個城市擺攤籌款。
出發前,張志健通過詳細的邊城愛心網,對接了花垣縣教育基金會,騎行過程中,他號召好心市民向基金會的賬號捐款。然而,從最新的反饋數據來看,截至3月12日晚,收到的善款不到2萬元,與張志健的期待相差甚遠。其中一萬元,還是在他的家鄉黃山,因為當地政府部門的支持,才籌措到的。
剛進湖南就遇到好心人
13日上午,張志健通過“瀟湘幫幫團”公眾號聯系到記者,他說,一路上不少市民伸出援手,但也有人持懷疑態度。他在安徽期間就有朋友給他建議:“太遠了,不熟悉的人會覺得募捐不靠譜”。
長沙是他期待值最高的一站。張志健說,按計劃,他到長沙后會繼續騎行,最終到花垣?,F在他改變了計劃,準備在長沙多呆兩天,然后乘車到湘西。其間,他將聯合本地的愛心組織,組織一些募捐活動。
13日下午,張志健還在四處選擇搭帳篷的場地,連日來,除了住在戰友家,他一般都會找空曠的地方扎帳篷,蒙頭睡在睡袋里。但到了湖南,情況似乎有了一些改變,12日下午,他剛進入株洲境內,就遇到兩位騎友,都為石貴珍捐了錢,其中一位姓郭的騎友,還給他提供了免費的住所,他覺得很暖心。
患病女孩
病好了我還想上學
3月13日下午5點多,記者聯系尿毒癥女孩石貴珍時,奶奶正在燒火做飯,她在房間翻看舊英語課本。她說,去年九月,初三開學的前一天,她被診斷出“那個病”,連新課本都沒看到。她想返回學校,上高中,考個好大學。
據介紹,石貴珍十分懂事,得知病情后沒哭沒鬧,邊治療還邊安慰奶奶。目前她只能靠每星期兩次透析來維持生命,治尿毒癥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到匹配腎源換腎,但需要高額的費用,這對于風雨飄零的一個貧困家庭來說遙不可及。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