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報訊(記者 耿學清)記者昨天從市市政市容委獲悉,隨著北京行政副中心的建設加快,今年本市將重點對道路沿線環境整治,重點對京通快速、廣渠路、朝陽路等8條進出通州的高、快速路沿線開展環境整治。
在昨天下午召開的市政市容工作會上,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全市環境整治將以長安街沿線、通州行政副中心為重點。其中,重點對京通快速、廣渠路、朝陽路、朝陽北路、通燕高速、京哈高速、六環路、通順路8條進出通州的高、快速路沿線開展環境整治。
此外,長安街沿線也將進行外立面、廣告牌匾等治理,提升環境景觀水平。
進出通州道路周邊違建將拆除
據市市政市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具體整治內容包括六個方面:拆除違法建設、整修建筑立面、規范公共設施、規范廣告牌匾、治理環境秩序、提升綠化美化。
“沿線的違章建筑將分步驟、分時段進行清理拆除。”該負責人說,通過整治將提升通州聯絡線兩側景觀品質,形成景觀廊道。據透露,該項工作將于4月份開始實施。
此外,通往延慶冬奧會場館的京新高速、京藏高速,連接京津冀的京滬高速,以及二環、三環等400余公里的城市道路環境也將進行整治;推進延慶世界園藝博覽會區域環境建設,做好G20峰會、大興區世界月季洲際大會周邊及途經道路環境整治。
長安街、中軸線景觀提升
今明兩年,本市將系統提升長安街沿線和中軸線景觀“顏值”。長安街整治范圍東起通州宋梁路,西至門頭溝三石路,總長度達55公里,將打造“莊嚴、沉穩、厚重、大氣”的神州第一街。
中軸線方面,將整治北鐘鼓樓文化街區區域、前門大街東側區域,提升中軸路沿線景觀。除對陳舊破損的建筑外立面更新改造之外,長安街沿途的電話亭、報刊亭、公交站牌等20種“城市家具”將掛上統一設計的LOGO,沿途綠地也將全部設置景觀照明,人行步道、過街天橋、地下通道、井蓋、樹池都要重新統一設計改造。
同時,本市還將開展多條線帶景觀提升工程,提升大運河和蓮花河沿線景觀,加強京哈鐵路沿線治理。
全市46處區域環境整體提升
從2014年開始,本市對環境“臟亂差”治理采取“板塊化”模式。今年,本市共有46處區域被列入整體提升計劃,其中,東城、西城和通州三區共有13處,占比近三成,其他每區2處。
據市市政市容委規劃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整體提升將由各街道辦事處主導,但社區環境治理必須聽取居民意見。46處區域整治并非統一模式,必須因地制宜。
“例如,東城、西城是文保區域,整治就要結合周邊的古樸建筑、街景進行融入式設計,形成整體風格。而通州因為上下班‘白領’多,整治就要側重于增加停車位數量。”上述負責人說。
今年本市將繼續開展五環路內和郊區中心城的城市道路空間、橋下空間、地鐵出入口周邊的“三大空間”設施治理,組織實施100公里通信架空線入地,完成核心區100條背街小巷架空線規范梳理工作。
相關新聞 長安街24座地下通道維修
本報訊(實習記者 張婷)今年,長安街復興門至建國門段將綜合整治,其中24座地下通道將維修、裝飾。
據市交通委路政局介紹,此次整治主要是將道路兩側現有混凝土步道磚更換為石材步道磚,對破損石材步道磚進行更換,同時完善無障礙設施,拓寬通行帶寬度不足路段,挪移占路設施,改善通行環境。同時,南池子、正義路西、正義路東等24座通道將進行維修、裝飾。此次項目資金來源為市財政撥款。
記者獲悉,目前部分通道維修工程正處于招標階段。此次維修相對于以往的部分通道維修范圍較廣。
記者整理報道發現,距離今年最近的兩次維修報道均顯示在去年,并且是部分通道維修。
去年4月,東長安街王府井、東單多條過街地下通道同時進行了檢測,測試通道頂部的承重,查看變形量,測試下陷量,以防止發生路面沉降,預防事故發生。
去年8月,長安街五處地下通道撐起鋼梁加固。加固鋼梁安裝后,行人仍可正常通行。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