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月06日訊
近年來,“互聯網+”可謂在各個領域掀起了熱潮,傳統農業也不例外,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蘇寧控股董事長張近東帶來的五分提案中,就有一份《推行農村電商教育孵化計劃 加快推進農村電商扶貧》的提案。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要“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農村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是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保障。但張近東認為,就現狀看,各類農村電商培訓機構培訓水平參差不齊,培訓機構管理混亂,在培訓規模、培訓能力上都無法滿足農村電商的發展。
“農村電商發展步伐日益加快,然而,農村地區電商人才缺乏、農民對電商的接受度不高已經成為電子商務在農村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張近東稱。不僅如此,張近東認為,目前,農村電商培訓大多局限在教授電商平臺的使用環節上,并未形成從農戶生產、計劃到平臺運營、產品推廣、物流運輸的全產業鏈深入。
提案中,張近東就建議,應該由國家牽頭來打造一個跨平臺的農村電商教育孵化體系,將各類涉農專家、企業電商平臺專家、數據分析專家等聚集在這一平臺上,打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農村電商人才培養生態圈,從前端入手,進行全方位的培訓。
同時,急需政府牽頭,通過政策支持和資源配置,鼓勵具有實力的電商企業尤其是大型平臺企業為農村電商人才提供實踐機會和共享大數據等,進一步促進農產品進城,增加農民收入,利用農村電商實現脫貧致富。
而對于如何整合優化社會資源、補充農村電商教育教學力量,張近東也在提案中談及。社會資源,尤其是優質的社會培訓資源是農村電商人才孵化的重要補充,但是不能各自為戰,應該由政府和具備優勢能力的大型平臺企業聯合對這類培訓機構進行授權認證,并定期復核,規范培訓機構的資質,進一步提升辦學質量。同時,通過農科院、高校等科研力量來協助規范農特產品生產和品質標準,為農村電商發展提供數據依據以及種植、銷售、用戶需求等相關大趨勢分析,進一步加強農村電商的生存能力。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信息網絡的暢通、網絡購物平臺的興起、農村居民消費觀念的轉變及零售業態的創新與融合,農村電商發展離不開電子商務人才的核心驅動。張近東的提案也傳達出,不斷改進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模式,培養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人才,盡快彌補農村電商的人才缺口,才是農村電商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必由之路。
此外,張近東還帶來一份關于創業的提案。
針對目前創業、投資主體方向不明確的問題,張近東首先建議,理順“政府、企業和高校”作為不同主體的主要責任。
在張近東看來,政府要充分發揮在國家創新產業發展中的引導作用,重點扶持前期投入較大、回報周期較長的基礎研究和基礎投入,并予以政策支持。同時,通過搭建產學研成果轉化平臺、提供創新項目引導資金、購買創新企業產品和服務等形式,支持、鼓勵企業成為創新創業的投資主體。
對于企業,尤其是大型骨干龍頭企業,張建東建議,要利用自身經驗和資源,承擔營造創新創業生態圈的責任,成為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投資主體。(證券時報記者 曾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