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月06日訊
2015年3月6日上午10時,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就“十三五”規劃《綱要》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徐紹史說,自己也注意到最近穆迪作出的評價,實際上就是對中國經濟到底怎么看,這在一段時間以來國際國內都受到關注。他認為,看中國的經濟不能再用傳統的、以往的視角看。首先應該用經濟進入新常態這個視角來看待中國的經濟。
新常態對中國經濟最核心的是三個概括,就是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和動力轉換,應該從這三個角度來看待中國的經濟。如果從這個角度看,他覺得中國2015年的經濟的表現是非常靚麗的。去年全年經濟增長是6.9%,在經濟平穩運行當中實現了速度變化,盡管比2014年還回落了一些,它還是在合理區間,因為我們確定的指標是7%左右。同時,就業平穩增長,預期目標是1000萬,實際是1312萬。居民收入也是平穩增長,我們居民收入的增幅快于經濟增長達到7.4%,CPI溫和上漲,去年一年也就1.4%,環境質量還在不斷改善。所以我說,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經濟平穩增長過程當中,實現了速度的變化。
從需求結構來看,消費的貢獻已經高于投資,消費貢獻率達到66.4%。從產業結構來看,三產已經占了半壁江山,達到50.5%。從地區結構來看,地區發展朝著平衡、協調、協同的方向發展。從城鄉結構來看,進一步優化,2015年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已經達到56.1%。
此外,動力在轉換。雖然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這些上游產業遇到了比較大的困難,但是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迅速增長,而且迅速集聚,新的動能在快速成長。徐紹史說,用新常態的視角來看待中國經濟,應該說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和動力轉換,都在順利、快速地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