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
新華社記者趙文君、齊中熙、樊曦
3日,為期40天的2016年春運圓滿結束,全國旅客發送量超過29.1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3.8%。路網運行總體平穩、綜合運輸整體效能顯著提高、應急保障能力提升是今年春運的三大亮點。
路網運行總體平穩
今年春運運力供給較為充足,較好滿足了社會公眾出行需求。春運期間,公路投入大中型營運客車76萬輛,平均日發班次250萬個、近2200萬客位;鐵路每天安排圖定旅客列車超過3480對,同比增加440余對;水路投入船舶1.4萬余艘、67余萬個客位;民航安排航班52萬余班次,同比增長7%。
春運期間,各地公路管理部門和公路運營單位加強路網運行監測,改進路網信息服務,優化車輛通行管理,路網運行總體平穩。全國高速公路及重要國省干線公路、大中城市及重點景區周邊公路交通流量同比有所增長,節假日免費通行服務舉措有序實施,車輛通行效率有所提高。交通運輸部重點監測的京滬高速等10條高速公路,日均斷面交通量達3.22萬輛,同比上升12%。
綜合運輸整體效能提高
今年春運,交通運輸部門通過提供聯程服務、加強不同運輸方式間的接續接駁、以及推進“互聯網+運輸服務”等工作,發揮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等各種運輸方式組合效率,提高綜合運輸整體效能,有效方便了旅客便捷出行。
春運啟動前,交通運輸部與鐵路總公司提前進行工作對接,梳理了12條重點運輸通道、240余對圖定列車車次調整信息,以及400余對、2100多個臨客列車站次信息,統籌部署道路與鐵路運輸接續接駁工作。
春運期間,各地圍繞火車站、機場、碼頭等重要運輸節點,優化客運班線、城市公交、出租汽車運力安排,加強與干線運輸方式的運力銜接。全國各地共安排對接火車站和機場的道路中短途客運車輛9.6萬輛、公共汽電車20余萬輛、出租汽車近30萬輛,有效提升了旅客“最先和最后一公里”出行效率。
各地交通運輸部門大力推進“互聯網+運輸服務”,創新開展依托線上平臺的一體化售票、依托民航機場的空鐵聯運、依托綜合客運樞紐的公鐵聯運、依托城市候機樓的空巴聯運、基于移動客戶端的定制客運等聯程運輸服務,努力提升綜合運輸整體效能。
據統計,春運期間,各地、各部門共組織招募近28萬名志愿者,圍繞購票、候乘等環節,深入5700多個火車站、汽車站、高速公路服務區、港口客運站、機場等春運一線單位,累計上崗時長超過870萬小時,志愿者人數和所服務單位均比去年翻了一番。
應急保障能力提升
春運期間,安全形勢總體平穩,鐵路、水路、民航總體安全運行,交通運輸部共協調處置水上較大及以上險情44起,累計救助船舶25艘、救助人員386人。
春運啟動前后,交通運輸部派出6個檢查組,采取暗訪為主的形式,分赴13個春運重點省份開展春運安全檢查,同時組織7個省份對相鄰省份開展交叉檢查,點名通報問題隱患,督促整改落實。各地依托全國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系統平臺,全面加強對“兩客一危”車輛的動態監管,及時發現和糾正超速、疲勞駕駛等違規行為。針對夜間道路客運車輛事故多發等問題,聯合公安部大力推進長途客運車輛接駁運輸工作,春運期間全國共有27個省份的3799條線路、8085輛客車實施了接駁運輸。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