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警方提醒,冒充“執法機關”和“熟人”的電話詐騙警情有所回升,市民接聽須謹慎
新快報記者 王呂斌 通訊員 梁銘焯 岑柏瀚
廣州市公安局昨日通報,據其反電信詐騙中心統計,今年1-2月份,廣州市公安局接報涉詐騙警情環比整體下降,但其中冒充執法機關和熟人的、涉案金額較大的電話詐騙警情有所回升,損失金額占電信詐騙案件總損失金額的64.3%,僅1月份,就有多名事主被騙,總金額達320余萬元。廣州警方提醒,陌生電話號碼前帶“+”號,多為騙子通過改號軟件來電,須謹慎接聽。
“保險”、“公安”連環蒙暈事主
被騙金額:240余萬元
事主老王是某醫院職工,1月30日,其在上班期間接到一個自稱“新×保險公司”工作人員的電話,該工作人員詢問其是否辦理了保險理賠。由于老王沒有購買過新×保險的產品,理所當然回復不知情。該“工作人員”又稱,有人以老王的名義購買了保險并涉嫌騙保,懷疑其身份信息已被盜用了,為“安全起見”,馬上“幫助”老王向“上海松江公安局”打電話報警,讓其不要掛線。
隨后,一名自稱“公安局刑警隊長”的人接聽了電話,該人稱查詢到老王在上海開通的銀行賬戶涉嫌洗黑錢及販毒案,要求對其進行“資金核查”。老王在對方恐嚇和誘騙下,沒有與親友商量,而是按對方要求先到附近酒店開了一個房間,隨后又在房間電腦登錄網上銀行,插入U盾后向對方銀行賬戶進行多次轉賬,損失合計240余萬元。
“老板”微信來指令要求轉賬
被騙金額:40萬元
事主張大姐是一間公司財務主管,1月28日其在上班時發現手機微信上有一個自稱其公司老板“李明”(化名)的人要求添加好友,因事主公司老板也叫李明,即信以為真,便添加了該微信好友。
不久,“李明”通過微信發信息給事主,聲稱因業務需要,指令其盡快匯款80萬元到深圳市某科技公司的賬戶。張大姐未經與老板核實,直接在辦公室按“微信老板”指令登錄公司的網上銀行賬戶,分兩筆向對方指定的銀行賬戶匯款。當完成了首筆40萬元轉賬后,其老板李明立即打電話給張大姐,詢問其為何匯款時,張大姐才發現被騙了。
“孫子被抓”要巨額“保釋金”
被騙金額:40萬元
事主陳老太今年89歲,已離休多年。1月9日,她在家中接到一個男子打來的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其孫子,并告知其剛剛更換了手機號碼,需重新登記。第二天,陳老太接到“孫子”來電,對方稱昨晚酒后駕車被警察抓走了,需要交10萬元罰款才能釋放,讓其盡快匯錢到同學李某的銀行賬號。
陳老太信以為真,心急如焚地趕到銀行通過柜臺向“孫子”所說的賬戶轉入10萬元。不久,“孫子”再次來電,稱還要繳納30萬元的保證金,讓其轉賬至另一個同學趙某的銀行賬號上。陳老太在對方誘騙下,再次到銀行柜臺轉賬了30萬元。之后,陳老太向家人詢問孫子情況時,才發現被騙。
遇到騙子的這些招數,請提高警惕!
廣州市公安局反電信詐騙中心從近期接報的大額詐騙警情中抽取30起典型案例進行分析研判,通過尋找涉案規律,破解騙子常用手段并向市民發布相關提醒。
騙子手段1 來電號碼帶有“+”號
廣州警方發現,冒充國家機關詐騙中,犯罪分子多數采用手機或改號電話,如“+8621”、“+38”等開頭帶有“+”號的電話號碼,進行人工的點對點直呼,這種詐騙方式針對性更強,隱蔽性和迷惑性更高,群眾的上當概率也更高。而“+”號開頭的號碼除了國際長途來電外,多為詐騙分子用改號軟件篡改、編造、假冒,市民請謹慎接聽此類來電,無海外關系的最好拒接。
騙子手段3 冒充熟人詐騙
在冒充熟人詐騙中,嫌疑人同樣采用了手機人工點對點的方式,冒充親友、領導等,以出事故、借錢等理由誘騙事主轉賬匯款。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由于高校開學,不少在校學生接到陌生來電自稱“論文導師”,要求事主進行轉賬詐騙,此類警情上升較為明顯。此外,嫌疑人也會通過盜取QQ、微信,冒充公司老板誘騙財務人員進行轉賬。
騙子手段2 冒充執法人員
詐騙方式上,仍以冒充“保險、電信、郵局以及公安局、檢察院”人員,以事主身份信息泄露、涉嫌犯罪、郵包涉毒等借口要求進行“資產清查”或向“國家安全賬戶”轉賬。在轉賬方式上,通常要求事主到銀行開通網銀、密碼器或U盾,歸集名下賬戶資金,誘騙其操作網銀轉賬,部分更誘騙事主到酒店開房后,通過遠程操作事主網銀進行轉賬。
受害人中不乏高學歷人群
數說受騙對象
在近期30起大額電信詐騙警情中,近70%的受騙對象為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受騙事主年齡最大的89歲,最小的29歲。其中,男性10人,女性20人。分析發現,大額電信詐騙警情主要分布在越秀、荔灣、海珠、白云等人口密集的傳統老城區(四區合計22起)。受騙事主的職業和身份背景集中在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公司財務人員,單位離、退休人員,醫護人員,高校師生和家庭婦女。
警方分析,該類詐騙受害人員有很多是高學歷和具有專業知識的人群,具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和生活積累,一旦上當受騙,損失金額相對更高。
此外,由于詐騙分子進行了心理攻勢和恐嚇誘騙,事主受騙轉賬匯款后往往不敢告知親友,也不敢報警求助,而是事隔數日甚至一兩周后方才醒悟被騙。市民群眾如遇詐騙,請及時撥打110電話報警。
警方提醒
牢記以下八種詐騙手法
廣州警方提醒市民,牢記以下八種詐騙手法,接陌生來電不慌張、不輕信、不轉賬,有任何疑問隨時撥打110熱線咨詢。
一、凡是自稱公檢法要求匯款的
二、凡是要求匯款到“安全賬戶”的
三、凡是要求開通網銀接受檢查的
四、凡是要求獨自去賓館開房進行調查的
五、凡是要求登錄網站查看通緝令的
六、凡是通知“家屬”出事先要匯款的
七、凡是陌生電話自稱領導和老板要求匯款的
八、凡是陌生電話和網站索要個人和銀行卡信息的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