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記者 謝克偉
反家暴法昨起正式實施,當天,上海市婦兒工委公布了《上海反家庭暴力工作情況報告》。《報告》顯示:家暴受害者的年齡絕大多數集中在26歲到45歲之間。從投訴數據看,受害者占比最高的是擁有大專和本科以上學歷者。
另據上海市統計局公布的本市公安系統家庭暴力報案2012年上海家暴案報案6494件,2013年為5426件,2014年為4971件,顯示本市家庭暴力發生總量逐年微降。
而市婦聯維權窗口接受家庭暴力投訴咨詢數2013年-2015年分別為282起、243起和440起,分別占當年婚姻家庭類咨詢投訴比例的5.75%、6.44%和9.18%,該數據顯示上海家庭暴力的發生狀況處于基本平穩,略有上升的態勢。
上海市婦兒工委昨天還召開了“反家暴法”大型座談會。相關人員透露,目前本市的“反家暴聯盟”機制雛形漸現。
家暴多發于婚姻存續期
對2015年的家庭暴力投訴個案分析發現,家暴受害者的年齡絕大多數集中在26歲到45歲之間,家暴發生與其受教育程度無關。占比最高的是大學和本科以上學歷者,與占比第二的初中文化程度比重相差不大,前者為22.43%,后者是21.515%。
家暴絕大多數發生在婚姻存續期間的夫妻之間。然而,非婚伴侶之間或戀愛朋友之間的暴力沖突必須關注。數據顯示,屬于未婚、離婚、同居和分居伴侶之間的暴力約占5%以上,其中未婚戀愛朋友之間的暴力占據1.37%,在前配偶之間的暴力也達2.75%。顯然在非婚階段的朋友和婚姻解體后的前配偶之間,也存在暴力的風險。
此外,家暴的發生與婚齡的關系雖不明顯,但尤以婚齡在3-5年的夫妻間暴力發生頻率最高,達到16.25%。
大多是男性施暴于女性
從家暴的結果看,致受暴者受傷的比例達14%,造成身體輕微受傷的占55%。就家暴的形式而言,主要是以身體或肢體暴力為主,約占86%。其他類別的暴力也有發生,例如,當事人報告說受到對方精神暴力的比重接近6%。絕大多數(65%)投訴者是對于家庭暴力發生以后的自身權益維護,主要集中在對于家庭關系處理諸如離婚等的法律咨詢,也有接近21%的投訴或求助者請求給予民事調解。另外還有大約3%的當事人希望獲得暫時的庇護。
實施家暴絕大多數的案例都是男性針對女性,占案件總數的89%,其中僅有3.5%的案例是丈夫同時針對妻子和子女的。此外父母對子女的暴力也占2%左右。這提醒我們對未成年人的保護絕不能忽視。同時針對老年人的暴力也需要社會高度關注,有2.7%的家暴是針對老年人的。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