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英老人今年80歲,退休前在宜昌市東山小學任教。說起義務輔導農民工子女,其實還有一段淵源。
2002年,王玉英的兒子兒媳下崗后開辦起了“小飯桌”,細心的王玉英老人發現,來吃飯的學生要么是外來農民工子女,要么是留守兒童,父母在外打工,課余時間沒人能輔導他們的學習。
“反正我以前也是這個學校的老師,退休了閑著也沒事,孩子們來吃了飯,我就教教他們的學習,也是讓自己多動動腦筋,防止得老年癡呆?!蓖跤裼⒄{侃著說道。久而久之,不自覺的“規矩”便形成了:中午放了學,孩子們會把一些練習帶過來,吃了飯便會向王奶奶請教。就這樣,14個年頭下來,王玉英義務輔導過的學生也有數百人了。
“那時候輔導過的現在好多都已經上大學了?!边@項“義務勞動”實際上也讓王玉英頗有成就感?!爸坝幸粋€孩子,老家是重慶萬州的,父母在宜昌打工,平時也沒有時間管。那個小孩的拼音很差,經過我輔導之后,成績提高了幾十分。”
也正因此,很多家長都主動要求將孩子送到王玉英老人這里來。有時候學生家長出差在外,放學時不能按時去接孩子,也直接一個電話打到王奶奶這里,請她的兒子兒媳幫忙接到他們家。
據了解,老人在年輕的時候也是位“文藝青年”,會唱歌,會跳舞,為人師表也相當受人尊敬。為了讓自己不落伍,王玉英老人也玩起了智能機,通過微信學習了很多新鮮事物?!暗搅诉@個年齡,我不僅身體健康,還能發揮點余熱,還是挺滿足,挺幸福的!”
更多精彩資訊>>>